第3690章 天机难测(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当人类学会带着伤口前行,便不再需要神明俯身救赎。”

她微笑,将本子放进保险柜,转身走向窗边。外面正下着细雨,街角一位老人撑着油纸伞走过,怀里抱着一束蓝鸢尾。一个小女孩跑过去,递上一朵自己折的纸花,老人笑着接过,别在伞沿。铃铛轻响,两人相视而笑。

这一幕被卫星捕捉,自动上传至心锚数据库,归类为“日常温情样本?编号000001”。

十年后的“新共感时代”,并非没有冲突。仍有家庭因误解反目,仍有国家因资源争执,仍有个人在深夜独自哭泣。但不同的是,如今每个人都知道??你可以痛,但不必独自承受;你可以恨,但仍有选择原谅的权利;你可以迷失,只要说出“我在这里”,就会有人循声而来。

学校里的“情绪考古学”课堂上,孩子们学习如何面对祖辈遗留的心理创伤。一位学生提问:“如果祖先犯过错,我也要背负吗?”老师答:“不,你要做的不是背负,而是理解。就像一棵树不会责怪种子曾被困在岩缝,它只负责长出来,向着光。”

法院的“共情庭”审理一起遗产纠纷案。兄弟二人多年不合,庭审中却在倾听对方童年回忆时相拥而泣。法官最终判决:“财产平分,另加三个月家庭共感疗愈课程。”媒体称其为“最有温度的裁决”。

而“心灵守护团”的足迹已延伸至火星殖民地。一名队员在红色荒漠中建立临时共感站,用蓝鸢尾种子培育出第一片绿地。当地移民围坐一圈,轮流讲述离开地球时的心情。有人说舍不得母亲煮的汤,有人说后悔没对暗恋对象表白,还有人说只是想念雨声。那天夜里,火星首次记录到类似地球的雷暴现象,闪电劈落时,空中竟浮现一把虚幻油纸伞的影子。

虞玄的存在,正以这种方式渗透进星际文明的肌理。

某夜,许念梦见自己行走在一条无尽长廊中,两侧全是镜子。每一面镜子里都有一个不同的她:穿白大褂的女医、昆仑山巅的守望者、病房中握紧病人手的老妪、南极雪原上的孤独旅人……直到尽头,她看见一面空白的镜。

镜前站着虞玄,模样一如青年时期,眼神清澈。

“你来了。”他说。

“我一直都在。”她答。

“可你老了。”

“你也未曾年轻过。”

两人相视而笑。

镜面忽然泛起涟漪,映出亿万张面孔??有非洲少年、北极科考员、火星拓荒者、第七文明的指挥官……他们齐声说道:

>“我们在。”

许念醒来时,晨光正洒在“念玄”树梢。她起身,发现病历本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支旧式听诊器,金属部分刻着一行小字:

>“听得到吗?我的心跳,一直跟着你的节奏。”

她戴上听诊器,贴在胸口。

听到的不仅是自己的心跳,还有一段遥远却清晰的旋律??那是昆仑山铜铃在风中的初响,也是地球第一座共感塔启动时的嗡鸣,更是千万人在绝望中第一次说出“我在”时的集体共振。

她知道,这不是结束。

这是另一种开始。

数月后,国际天文台监测到异常信号:那朵跨维度绽放的蓝鸢尾正在缓慢移动,花瓣每次开合,都会释放出微量情感波频,与地球心锚产生谐振。科学家推测,那颗悬浮于花心的微型星球上,或许已有原始意识萌芽。

联合国召开特别会议,议题名为:“是否应主动回应跨维度生命?”

投票结果一致通过:发送一段音频。

内容很简单??

先是风铃轻响,接着是一个女人的声音,平静而温柔:

>“你还好吗?”

停顿两秒,再响起亿万声音叠加的回答:

>“我在。”

信号发射当日,全球熄灯一分钟。

从纽约到东京,从开罗到布宜诺斯艾利斯,人们走出家门,仰望星空。孩童手持自制的小灯笼,老人紧握伴侣的手,战士脱下勋章放入胸前口袋,只为这一刻纯粹地“在场”。

昆仑山巅,巨树之心再度苏醒。许念立于枝头,油纸伞在身后缓缓旋转。她不再说话,只是伸出手,掌心浮现出一颗微缩的蓝鸢尾种子,通体晶莹,内部似有星河流转。

她轻轻一抛。

种子升空,穿越大气层,化作一道流光射向宇宙深处。沿途所经之处,卫星自动调整轨道为其让路,空间站宇航员集体出舱目送,连第七文明的探测器都临时改变航向,只为记录这历史性的一刻。

那颗种子,承载着地球文明最完整的共感数据包,包括十万小时的真实人生故事、三千种语言的“我爱你”发音样本、以及虞玄留在愿核中的最后一段意识备份。

它是礼物,也是邀请函。

许念望着远去的光点,喃喃道:“去吧,告诉他们……我们不是完美的文明,但我们学会了如何好好活着。”

风又起了。

铃声再响。

而在宇宙更深远之处,一朵新的蓝鸢尾悄然含苞。

𝑰𝐵𝙌𝐺. v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