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啊哦,热闹无比的村公所(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卯时三刻(5:45)南宫先生的马车停在青砖砌就的拱门前。门楣上 “青云村公所” 五个铁制鎏金大字在晨雾中泛着冷光,两侧墙根种着齐膝高的薄荷,露水压得叶片垂下,扫过二品大员周大学士的朝靴。他下意识后退半步,却闻见一股清冽香气 —— 这在紫禁城,可是用银子堆出来的香粉才有的味道。

“这哪像衙门?” 户部侍郎王大人捏着袖口避开墙根的青苔,目光落在院内那排平顶房上。说是平房,墙体却比寻常土坯房高出三尺,墙面抹着平滑的青灰色水泥,每隔两步便嵌着长方形的玻璃窗,窗台上摆着百姓送来的陶罐,种着蒜苗、小葱,甚至有几株开着淡紫色小花的野菊。

正厅门口,挂着块油亮的铜铃,绳结处系着红布条,显然被无数只手拽过。南宫先生刚抬手,门 “吱呀” 一声开了,身着粗布短打的林里正端着陶壶出来,腰间别着的不是象牙笏板,而是半截炭笔和一本皱巴巴的本子。

“哟,南宫先生早!” 林里正抬手抹了把额头的汗,露出腕子上磨得发白的布绳,“快屋里坐,今早新煮的小米粥,灶上还热着。”

周大学士瞪圆了眼睛 —— 这村正竟直呼贵客名讳?在京中,便是九品芝麻官见了他们,也要跪下称 “大人”。更遑论屋内景象:六张松木长桌拼成会议桌,桌上摆着搪瓷缸子、算盘和几本画满红杠的账册,墙上挂着幅巨大的手绘地图,用不同颜色标出 “盐坊”“铁坊”“农田”,甚至还有用炭笔勾勒的未来规划:“学堂”“医馆”“集贸广场”。

最扎眼的是东墙根的黑墙,用白色字迹写着今日待办事项:

木工坊扩建申请(赵老三)

盐碱地改稻方案讨论

儿童团识字班场地协调

明日集市摊位分配

“这是... 何物?” 礼部尚书李大人指着黑板,袖口的金线绣蟒在晨光中微微颤动。

“哦,黑板!” 林里正摸出炭笔在板上画了个圈,“写啥都清楚,擦了还能再用。昨儿有个婆娘说想办缝纫工坊,就在这儿写出来,谁想入伙就在后头画勾,如今已有十七个勾了。”

南宫先生指尖划过冰凉的黑板,忽然想起御书房的黄绢御笔 —— 若朝中政务也能如此明明白白写出来,让大臣们画勾选办,该少多少推诿扯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