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旧货市场淘铜炉寒鸦爪印隐莲纹档案馆藏旧医案监察者(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七章
霜降那天,我在旧货市场淘到个铜炉。
青绿色的铜锈,炉底刻着朵模糊的梅花。摊主说,是从城西老宅子拆迁时收的,有年头了。我摸着炉壁的纹路,突然想起实验场里的暖阁,银炭烧得通红,贵妃的狐裘下摆扫过青砖,带着股龙涎香。
"多少钱?"
"五十。"摊主叼着烟,眼睛瞟着我手里的银质梅花吊坠——我修好了罗盘,虽然指针不动了,但银链擦得锃亮,"您要是真心要,四十拿走。"
我掏钱时,铜炉突然发烫,像揣了块烙铁。吊坠的蓝光透过掌心渗出来,在炉底的梅花纹上转了个圈。摊主的脸在烟雾里模糊了,袖口露出个熟悉的标志——四只寒鸦,只是爪子抓的不是骷髅头,是朵莲花。
"这炉子......"我捏紧吊坠,指尖被烫得发疼,"您从哪个宅子收的?"
摊主吐了个烟圈,眼神飘向市场入口:"就那边,三号院。听说以前住过个姓苏的大夫,专治'怪病',十年前搬走了,宅子一直空着。"
姓苏的大夫。
我想起林晚星母亲的照片,穿的确良衬衫,笑起来有酒窝。赵淑兰说过,705号实验体(苏明月)在废弃实验区待了七年,出来后用"苏大夫"的身份隐姓埋名,专治"意识紊乱症"——其实是帮那些从实验场逃出来的人稳定意识。
铜炉的温度还在升,烫得我几乎握不住。我扔下四十块钱,抱着炉子往市场外跑。门口的公交站牌下,站着个穿风衣的男人,背对着我,手里捏着个保温杯,杯身印着市档案馆的logo。
是林晚星的同事,老周。上次在档案馆查资料时见过,五十多岁,头发花白,总爱说"年轻人要多读书"。
他似乎察觉到我的目光,转过身,冲我笑了笑。保温杯的盖子没拧紧,露出里面的液体——不是茶水,是淡粉色的,和医院里"稳定剂"的颜色一模一样。
我低头看怀里的铜炉,炉底的梅花纹亮得像块灯牌。
林晚星在档案馆的仓库里翻资料。
旧报纸堆成山,霉味混着灰尘,呛得人直打喷嚏。她戴着白手套,指尖划过1985年的《市晚报》,社会版角落有个小豆腐块:"城西苏大夫诊所深夜失火,无人员伤亡"。
"找到了。"她把报纸抽出来,对着光看,"1985年10月,正好是我妈从废弃实验区出来的第二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