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任昉《答何徵君诗》(1/2)
好书推荐: 弦!正物质宇宙:跨越
穿越人造人,我在星海掠夺能源
重生1983:回到被陷害前
综影视之妖妃涅盘
恶人想要活下去
听懂兽语后,我在年代文里成团宠
丞相他准备强娶公主
爷恶奶坏?分家!我从破屋搬豪宅
星极宇宙
天呐,怎么穿越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答何徵君诗
任昉
散诞羁鞿外,拘束名教里。
得性千乘同,山林无朝市。
勿以耕蚕贵,空笑易农士。
宿昔仰高山,超然绝尘轨。
倾壶已等药,命管亦齐喜。
无为叹独游,若终方同止。
……
赏析:
任昉的《答何徵君诗》围绕对人生处世方式及与友人关系的思考展开,呈现出诗人对自由心性、不同生活价值的见解以及与友人同归的期许。
一、开篇点明两种生活状态
“散诞羁鞿外,拘束名教里”,起笔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并置。“散诞羁鞿外”描绘一种摆脱世俗束缚、自由自在的生活,“散诞”突出自由随性,“羁鞿”象征束缚,表明对挣脱约束的向往。“拘束名教里”则指受礼教规范限制的生活,展现出在传统礼教框架内的不自由。这两句诗勾勒出两种人生路径的冲突,引发对生活方式的思考。
二、阐述心性决定生活价值
“得性千乘同,山林无朝市”,诗人认为若能顺应本性,即便身份有千乘之尊与山林隐士的巨大差异,生活价值也等同。“得性”强调遵循内心本性,“千乘”代表高位与富贵,此句表明只要能顺遂本性,无论身处朝堂还是山林,生活本质无高低之分。“山林无朝市”进一步说明山林生活与朝堂市井的不同,暗示山林能提供更契合本性的环境,体现对自然随性生活的肯定。
三、纠正对不同生活的偏见
“勿以耕蚕贵,空笑易农士”,此句告诫不要因农耕蚕桑自给自足的生活实在,就轻视或嘲笑那些从仕途转而务农的人。诗人意在表明不同生活方式皆有价值,不应以单一标准评判,反映出对多元生活选择的包容态度,劝人尊重各种生活方式,莫存偏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