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沈约《秋晨羁怨望海思归》(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秋晨羁怨望海思归

沈约

分空临澥雾,披远望沧流。

八桂暧如画,三桑眇若浮。

烟极希丹水,月远望青丘。

……

赏析:

《秋晨羁怨望海思归》是沈约的诗作,借秋晨望海之景,融入奇幻想象,抒发浓郁羁旅思乡之情。

一、开篇点题,营造氛围

“分空临澥雾,披远望沧流”,起笔描绘出一幅壮阔又略带迷蒙的画面。诗人置身秋晨海边,天空与地面似被分隔,眼前海雾弥漫,雾气似将空间划分。“临”字,写出诗人站在雾气前的姿态,有一种直面未知与迷茫之感。“披远”则展现诗人极力拨开视野障碍,远眺沧海的急切。“沧流”描绘海水苍茫浩渺、奔腾不息,为全诗奠定了雄浑而略带惆怅的基调,既暗示空间的广阔,又隐喻诗人内心如沧海般起伏的愁绪。

二、巧用典故,寄托情思

1. 八桂之暖:“八桂暧如画”,“八桂”原指八株桂树,后常代指广西一带,传说中那里温暖美好。“暧如画”将八桂之地描绘得如画卷般温暖宜人,色彩柔和,令人心生向往。这一典故的运用,既展现出诗人对远方美好之地的想象,又通过对比眼前秋晨的羁旅之境,强化了内心对温暖家乡或理想归宿的渴望。

2. 三桑之渺:“三桑眇若浮”,“三桑”出自《山海经》,传说中的神树,生长在遥远之地。“眇若浮”形容三桑遥远缥缈,仿佛浮于天际,不可触及。此典故传达出一种虚幻、遥远之感,暗示诗人与理想之地的距离遥不可及,加深了思乡与羁旅的愁绪,同时增添了诗歌的奇幻色彩。

三、虚实结合,拓展意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