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谢朓《和江丞北戍琅邪城诗》(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和江丞北戍琅邪城诗

谢朓

春城丽白日,阿阁跨层楼。

苍江忽渺渺,驱马复悠悠。

京洛多尘雾,淮济未安流。

岂不思抚剑,惜哉无轻舟。

夫君良自勉,岁暮勿淹留。

……

赏析:

《和江丞北戍琅邪城诗》是谢朓酬和江丞之作,诗中既有对友人的关切,也融入了对国家局势的忧虑,展现出丰富而深沉的情感。

一、开篇写景,奠定基调

“春城丽白日,阿阁跨层楼”,描绘了春日里,阳光明媚,照耀着城郭,华丽的楼阁层层叠叠。此句勾勒出一幅明媚而壮阔的城市景象,给人以繁华之感。然而,这种繁华之景与后文所表达的忧虑形成鲜明对比,以乐景衬哀情,为全诗奠定了一种隐含忧虑的基调,暗示着在这看似美好的表象下,实则隐藏着不安的因素。

二、途中所见,烘托氛围

“苍江忽渺渺,驱马复悠悠”,诗人描述自己在奔赴戍地途中,看到苍江浩渺无际,而自己驱马前行,路途漫长悠远。“忽”字突出了苍江广阔给诗人带来的突然之感,“悠悠”则强调了行程的漫长和单调。这两句借景抒情,通过对旅途景象的描写,烘托出一种孤寂、渺茫的氛围,同时也暗示着局势的变幻莫测,为下文抒发对国家局势的担忧埋下伏笔。

三、点明局势,抒发感慨

“京洛多尘雾,淮济未安流”,“京洛”指代京城,这里的“尘雾”并非单纯的自然现象,而是象征着京城政治局势的混乱与黑暗。“淮济”指淮河与济水,“未安流”表明边境地区局势动荡不安,战乱随时可能爆发。诗人在此明确指出国家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这种忧虑不仅是对局势的敏锐洞察,更是出于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