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鲍照《拟行路难?其十四》(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拟行路难?其十四

鲍照

君不见少壮从军去,白首流离不得还。

故乡窅窅日夜隔,音尘断绝阻河关。

朔风萧条白云飞,胡笳哀急边气寒。

听此愁人兮奈何,登山远望得留颜。

将死胡马迹,宁见妻子难。

男儿生世轗轲欲何道,绵忧摧抑起长叹。

……

赏析:

《拟行路难·其十四》是鲍照的诗作,通过描绘从军者的悲惨遭遇,深刻地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抒发了深沉的悲愤之情。

一、主题思想

1. 戍边者的悲苦命运:诗歌开篇“君不见少壮从军去,白首流离不得还”,鲜明地勾勒出从军者少壮离家、白首难归的悲惨命运。长期戍边,致使他们与故乡长久隔离,“故乡窅窅日夜隔,音尘断绝阻河关”,突出了空间的遥远和关隘的阻隔,不仅阻断了他们归乡的路途,更切断了与家乡的音信联系,深刻地展现了戍边生活的残酷与无奈。

2. 边塞环境与内心愁苦:“朔风萧条白云飞,胡笳哀急边气寒”描绘出边塞萧索、寒冷的恶劣环境,朔风、白云、胡笳声,渲染出一种悲凉、哀伤的氛围,烘托出戍边者内心的愁苦。面对如此环境,“听此愁人兮奈何,登山远望得留颜”,他们忧愁无奈,只能登山远望,试图缓解内心的痛苦,却难以真正释怀。

3. 生命无常与家庭离散之痛:“将死胡马迹,宁见妻子难”直白地道出戍边者面临的生命威胁,他们随时可能命丧他乡,与妻子儿女相见难如登天,深刻地体现了战争导致家庭离散的悲剧,反映出诗人对战争的批判以及对戍边者不幸遭遇的同情。

4. 人生感慨与无奈长叹:“男儿生世轗轲欲何道,绵忧摧抑起长叹”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坎坷的感慨,从军者的遭遇是当时社会无数人的缩影,连绵的忧愁压抑着他们,除了长叹,别无他法,流露出对命运无法掌控的无奈。

二、艺术特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