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鲍照《拟行路难?其五》(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拟行路难?其五

鲍照

君不见河边草,冬时枯死春满道。

君不见城上日,今暝没尽去,明朝复更出。

今我何时当然得,一去永灭入黄泉。

人生苦多欢乐少,意气敷腴在盛年。

且愿得志数相就,床头恒有沽酒钱。

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贵贱付皇天。

……

赏析:

《拟行路难·其五》是鲍照《拟行路难》组诗中的一篇,以独特视角探讨人生,饱含诗人对生命与现实的深刻思考,情感丰富且艺术表现力强。

一、主题思想

1. 感慨生命短暂无常:诗开篇以“河边草”“城上日”起兴。草秋冬枯死,春日满道,太阳暮落朝出,自然万物循环不息。与之对比,人的生命却是“一去永灭入黄泉”,强烈感慨生命的不可逆与短暂,流露出对生命易逝的无奈与悲哀。

2. 追求现世欢乐:鉴于人生“苦多欢乐少”,诗人认为应在盛年意气风发时及时行乐。“且愿得志数相就,床头恒有沽酒钱”,表达出希望能与友人相聚,常有美酒相伴,享受当下的愿望,反映出对现实生活中切实可感快乐的追求,是对生命短暂的一种应对方式。

3. 超脱功名富贵:结尾“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贵贱付皇天”,表明诗人将功名富贵、生死贵贱皆交予上天,体现出对世俗追求的超脱。这既是对门阀制度下难以凭借自身努力获取功名的无奈反抗,也是在精神上寻求解脱的一种方式,展现出诗人复杂矛盾的心境,既不满现实又试图超脱。

二、艺术特色

1. 起兴手法,对比鲜明:以“河边草”和“城上日”的循环往复起兴,与人生的一去不返形成鲜明对比。自然现象的永恒与生命的短暂无常相互映衬,强化了生命易逝的主题,引发读者对生命的思考,为全诗奠定基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