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左思《咏史诗?其八》(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三)细节刻画,尽展世态炎凉
“外望无寸禄,内顾无斗储”,从内外两个维度,具体刻画了寒士的贫困。对外没有丝毫俸禄,对内家中没有一斗存粮,物质生活极度匮乏。“亲戚还相蔑,朋友日夜疏”,诗人细致描绘了在贫困交加之际,亲戚的轻蔑与朋友的疏远。这些细节将世态炎凉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深切感受到寒士不仅要承受物质的贫困,还要面对人情的冷漠,深化了诗歌的悲剧色彩。
(四)用典对比,感慨命运无常
“苏秦北游说,李斯西上书。俯仰生荣华,咄嗟复雕枯”,诗人运用苏秦和李斯的典故。苏秦向北游说六国,佩六国相印,荣华一时;李斯西入秦国,官至丞相,显赫至极。然而,他们的荣华转瞬即逝,最终都走向衰败。这种“俯仰”“咄嗟”间的兴衰变化,形成强烈对比,不仅感慨个人命运的无常,也暗示即便如苏秦、李斯般有能力之人,在复杂的社会与政治环境中,命运也难以自主,为寒士的命运增添了更多无奈与悲哀。
(五)借物言志,表达人生抉择
“饮河期满腹,贵足不愿余。巢林栖一枝,可为达士模”,诗人以鼹鼠饮河只求满腹、小鸟巢林仅需一枝,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在看透世态炎凉与命运无常后,认为人应知足,不应过度追求功名利禄,这种豁达并非消极避世,而是对黑暗现实的一种无奈反抗与自我解脱,体现了诗人在困境中坚守自我、寻求内心平静的人生抉择,为诗歌增添了一份超脱的意味。
整首诗通过多种表现手法,深刻反映了西晋门阀制度下寒门之士的悲惨遭遇,抒发了诗人的愤懑不平与人生感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与深刻的思想性。
……
解析:
1. 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
- 解析:“习习”描绘鸟儿频繁扇动翅膀的样子,“翮(hé)”指鸟的翅膀,“隅”是角落。此句塑造了一只被困笼中的鸟,它不断挥动翅膀,却总是碰到笼子的四个角落。诗人以笼中鸟自比,形象地展现出寒门之士在当时严苛的门阀制度束缚下,虽满怀壮志、奋力挣扎,却处处受限,无法自由施展才华的困境。
2. 落落穷巷士,抱影守空庐
- 解析:“落落”体现孤独、寂寞的状态,“穷巷士”点明居住在偏僻简陋小巷的寒士身份。寒士形单影只,只能与自己的影子相互依偎,独自守着空荡荡的屋子。此句从居住环境与生活状态两方面,渲染出寒士生活的贫困、孤寂,强化了其在困境中的无助感。
3. 出门无通路,枳棘塞中涂
- 解析:“枳棘”是带刺的灌木,“涂”通“途”。寒士想要出门寻求发展,然而道路却被枳棘堵塞,根本无路可走。这里“枳棘”象征着以门阀士族为代表的强大阻碍势力,形象地揭示了寒门之士在追求仕途与理想的道路上,充满艰难险阻,门阀制度严重阻碍了他们的上升通道。
4. 计策弃不收,块若枯池鱼
- 解析:寒士精心谋划的计策和谋略,却被社会弃之如敝履,无人问津。“块”形容孤独的样子,“枯池鱼”比喻处于绝境、无助的状态。此句将寒士比作干涸池塘里的鱼,深刻地表达出寒士怀才不遇,其才能被社会漠视,自身陷入孤立无援、濒临绝境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