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左思《咏史诗?其七》(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咏史诗?其七

左思

主父宦不达,骨肉还相薄。

买臣困樵采,伉俪不安宅。

陈平无产业,归来翳负郭。

长卿还成都,壁立何寥廓。

四贤岂不伟,遗烈光篇籍。

当其未遇时,忧在填沟壑。

英雄有屯邅,由来自古昔。

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

……

赏析:

一、核心主题

左思的《咏史诗·其七》以历史上四位贤才未遇时的困窘与最终成就为切入点,深刻地揭示了贤才常被埋没的社会现实,抒发了诗人对这种不公平现象的愤慨以及自身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左思出身寒门,在门阀制度森严的西晋,仕途艰难,此诗是他对自身境遇及社会问题的有力发声。

二、艺术特色

(一)用典精当,以古喻今

1. 典故串联:诗中依次列举主父偃、朱买臣、陈平、司马相如四位历史人物的事迹。主父偃早年仕途蹭蹬,备受亲人冷眼;朱买臣靠砍柴维持生计,妻子因不堪贫困离去;陈平家境贫寒,居处简陋;司马相如回成都时家徒四壁。这些典故紧密相连,勾勒出贤才在发迹前的悲惨境遇。

2. 以古比今:诗人借古人之事,影射西晋社会现实。当时门阀世族把控仕途,寒门才俊即便有出众才华,也常被压制。左思以这四位贤才自比,表明自己虽有才能,却如同他们一样,在未得机遇时,饱受生活磨难与社会的冷眼。

(二)先抑后扬,对比强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