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环球的试探(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初夏的阳光透过林沈集团总部三十八层的落地窗,在抛光的柚木地板上投下菱形光斑。林悦刚结束一场跨国视频会议,指尖还残留着触控笔的微凉,办公桌上的青瓷茶杯里,明前龙井正舒展着最后一片茶叶。
“林总,环球控股亚太区总裁马克先生已经在会客室等候,随行的还有他们的法务总监和战略顾问。”特助小陈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她跟了林悦五年,深知这位年轻总裁面对风浪时的冷静,可“环球控股”这四个字,本身就带着山雨欲来的压迫感。
林悦抬手松了松真丝衬衫的领口,镜中映出她眼底淡淡的疲惫——过去三个月,林沈集团在东南亚市场的扩张速度超出预期,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的技术突破,让他们一跃成为行业黑马。但树大招风,环球控股这个盘踞全球的商业巨鳄突然到访,绝非偶然。
她对着镜子理了理鬓角的碎发,将散落的发丝别到耳后,露出线条清晰的下颌:“知道了,让他们稍等三分钟。”
推开会客室门时,马克正背对着门口眺望城市天际线。他穿着定制款深灰色西装,肩线笔挺如刀削,转过身时,那双湛蓝色的眼睛里带着商人特有的锐利,像是在评估一件待购商品。
“林总,久仰。”马克的中文带着标准的伦敦腔,伸出的手干燥有力,“早就听说林沈集团的掌舵人是位兼具智慧与魄力的女性,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林悦握住他的手轻轻一触即分,唇角噙着职业化的微笑:“马克先生客气了,环球控股的威名才是业界标杆。不知今日突然到访,有何贵干?”
侍者添咖啡的间隙,马克慢悠悠地转动着骨瓷杯耳,目光扫过会议室墙上悬挂的企业发展历程图——从十年前那个蜗居在产业园的小实验室,到如今业务遍及十七个国家的科技巨头,照片里的林悦从扎着马尾的研究生,长成了如今能独当一面的企业家。
“林沈集团在电池材料领域的突破,让整个行业都为之震动。”马克忽然话锋一转,指尖在桌面上敲出轻响,“环球控股计划在亚洲建立区域总部,整合新能源、生物科技和数字经济三大板块。我们研究了三十多家潜在合作伙伴,林沈集团的技术储备和市场布局,是最理想的选择。”
林悦端起茶杯的动作顿了顿,温热的水汽模糊了她眼底的神色:“马克先生的意思是?”
“合资共建亚洲总部。”马克将一份烫金封面的意向书推到她面前,封面上环球控股的地球标志在阳光下泛着冷光,“环球出资五十五亿美金,占股五十一%,林沈以核心技术作价入股,占股四十九%。我们可以共享全球供应链网络,让林沈的技术在三年内覆盖欧美市场。”
茶匙碰撞杯壁的轻响突然显得格外清晰。林悦翻开意向书的手指微微收紧,第二十三页的条款像根细针猝不及防刺进眼里——“环球控股拥有核心技术的优先使用权”“亚洲总部CEO由环球指派”“重大决策需经环球董事会批准”。
她合上书时,指节泛白:“马克先生,您所谓的合作,更像是一场温和的收购。”
“林总说笑了。”马克靠向椅背,交叉的双手搭在隆起的小腹上,姿态慵懒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强势,“五十一%的股权意味着主导权,这是商业规则。林沈保留的四十九%股份,在环球的资源加持下,市值会比现在翻三倍,这对双方都是共赢。”
“共赢不该以牺牲核心技术主权为代价。”林悦的声音平静却带着锋芒,目光透过镜片直视对方,“林沈集团从创立那天起,就把技术自主权当作生命线。就像您不会允许环球的核心算法被外人掌控,我也不可能让我们的研发成果沦为资本的附属品。”
马克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玩味的笑:“林总还是太年轻,商场上没有永远的主权,只有永远的利益。您不妨先看看这份评估报告——”他又递过一份文件,“环球的市场调研显示,林沈的东南亚工厂目前面临三个难题:钴矿供应链不稳定、欧洲环保认证受阻、北美专利壁垒难以突破。这些,我们都能解决。”
林悦没有接那份报告。她望着窗外鳞次栉比的写字楼,想起三年前在刚果金的钴矿场,沈逸辰为了建立稳定供应链,顶着四十度高温在矿道里泡了整整两周;想起研发团队在实验室熬过的三百多个通宵,只为攻破纳米涂层的技术难关。这些滚烫的记忆,绝不能被冰冷的资本条款框住。
“感谢马克先生的盛情。”她站起身时,白衬衫的衣摆扫过桌面,带起一阵微风,“合作的大门永远敞开,但林沈的核心业务控制权,不会让渡分毫。”
马克望着她转身离去的背影,端起咖啡的手指在杯耳上转了半圈。阳光斜斜切过他的侧脸,将瞳孔里的算计分成明暗两半。
“有意思。”他对着空荡的门口轻笑一声,拿起手机拨出一个号码,“给我盯紧林沈的钴矿供应链,是时候让这位年轻的女总裁明白,规则永远由强者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