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近距离探查(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个文明的长存目标,似乎本来就是一种矛盾螺旋。

长存就意味着需要面临不断出现的新的风险,风险又需要文明足够强大才能抵御,而强大又会吸引新的风险。

这可能是一种永远也解决不了的问题。

秦裕都没有想过,人类文明能够永远存在,只是尽可能希望人类文明能够存在的更久一些。

“我们去近距离探访和接触这个新发现文明的必要性是什么?”

物理所负责人思考了一阵过后,还是提出了反对意见。

“必要性就是,从人联时代开始,我们进入到星际时代至今,这也仅仅才是我们直接发现的第三个地外文明。”

社哲所负责人骆教授给出了回答,

“我们现在已经基本可以确定,宇宙中文明的存在是很稀少的。和任何一个地外文明的接触,本身就具有相当程度的价值。”

“如果我们放弃与53.6光年外该文明接触,那么下一次,再发现的地外文明大概只会比53.6光年这个距离更远。”

与53.6光年外那个新发现文明进行接触的价值,当然不止骆教授提到的这些。

一方面,能够增加人类文明对宇宙中不同文明的认知,

一方面,也能够至少对于人类文明对宇宙中生命演化,和文明演化的研究提供一些样本。

不过,此刻,提及这样一句就够了。

坐在这里的各研究所负责人们,对于这件事情的利弊其实都很清楚。

只是不可避免的,在同样的利弊条件下,有着不同的倾向。

“……我们文明此前从惰化状态中脱离,本身就是因为从宇宙文明生态中,找到了新的定位,有了新的‘竞争目标’。”

“如果我们始终放弃,和地外其他文明接触,我们文明继续发展下去的动力,可能会出现减弱……重新朝着惰化状态滑落。”

另外一位研究所负责人,也给出了意见。

还是那句话,如果53.6光年外发现的地外文明人类放弃接触,那是否此后在更远距离发现的文明也要放弃接触。

这样的话,对于人类文明来说,是否继续发展强大下去,似乎都没有那么紧要了,人类文明在宇宙文明中处于什么样生态位似乎不重要了。

人类文明状态,似乎就又回到了之前,进入到星际时代,文明内部整合没有敌人,外部还没接触到其他文明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