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兵发徐州,新炮试射(六)(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再瞧那曹化淳,这人可真是个妙角儿,仿若宫廷这方舞台上的独特舞者,一举一动皆引人注目。
他极为精明,那张小嘴跟抹了蜜似的,一张口便是自称“老奴曹化淳”,那股子谦卑劲儿,拿捏得恰到好处,任谁听了都难免心头一震,对他多几分印象。
要不然,在这宫闱深深、如万丈深渊般的宦海浮沉之地,他又怎会像一颗破土而出的春笋,轻易崭露头角?
曹化淳的经历,简直就是一部传奇大戏。
崇祯十二年时,他做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举动——竟然辞去官职,潇洒回乡去照料双亲。
这事儿要是搁在旁人身上,或许还算正常,可放在太监身上,那简直不可思议。
要知道,太监无后,养老送终之事极少听闻,众人都觉得他们早已断了尘世的牵挂,一心扑在宫廷琐事上。
谁曾想,到了崇祯十六年十月,他又仿若从天而降的仙人,翩然而至,再度归来,还被崇祯皇帝委以重任,提督东厂及京营。
这般跌宕起伏的仕途轨迹,着实让人啧啧称奇,甚至让人觉得有些荒诞不经——太监居然能辞职回家尽孝。
而后又大摇大摆、堂而皇之地重返朝堂,手握大权,偏偏这种破天荒的事儿就实实在在地发生在了崇祯朝,仿若打破了这世间所有的常规,让人目瞪口呆。
更有传闻沸沸扬扬,仿若冬日里的狂风,呼啸着传遍大街小巷。
说李自成的大军兵临北京城下之时,正是曹化淳打开城门,引狼入室。
倘若这传言属实,那么曹化淳归乡之后,心境想必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说不定那时就已经暗中叛变,与旧主离心离德了。
那一颗背叛的心,仿若隐匿在黑暗中的毒蛇,随时准备给旧主致命一击。
这一系列的人和事,在朱有建初来乍到之时,如同乱麻一般摆在他面前,也难怪他起初行事那般依赖王承恩,对其他人等诸多疏忽了。
他仿若置身于迷宫之中,本能地抓住身边最熟悉的那根绳索,试图找到出口,而王承恩,便是他初来乍到时最信赖的那束光。
朱有建与王德化究竟在那雕梁画栋的宫殿之中,压低声音探讨何事呢?
原来啊,二人正眉头紧锁,你一言我一语地商议着抽调内卫及外卫奔赴山东坐镇这等大事。
那神情,仿佛两位运筹帷幄的军师,正为一场大战布局谋篇。
这背后的主要考量,自然是眼巴巴地期望他们能如同出海寻宝的船队,从山东那片土地上满载而归,将如山的财富顺顺利利地带回来,让内库充盈,解燃眉之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