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京华风云,晋豫烽火(一)(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紫禁城那一场暗流涌动、风云变幻的会面结束后,山东帮的十一位话事人步出宫门。

就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拨弄着,因股权诉求这一关键分歧,迅速裂变成三个小团体,好似三条航向各异的小船,在汹涌波涛中飘摇。

豫南藩王世子领衔的一派,成员们凑在一块儿,眉头紧锁,低声商议。

心底觉着对崇祯稍稍让利,说不定能为自家谋得一条安稳后路。

他们心心念念的,无非是早日荡平顺军,好让自己能毫发无损地回归封地,继续过那逍遥日子,仿佛已经看到封地的炊烟袅袅升起,百姓跪地恭迎的场景。

鲁地的官员与士绅们则紧密团结在孔府周围,像是找到了主心骨。

面对是否割让股份给崇祯这一烫手山芋,他们相互对视一眼,默契地选择沉默,把决定权一股脑儿地推给了衍圣公。

只等这位德高望重的大人物一锤定音,仿佛只要衍圣公点头,所有难题便能迎刃而解。

以鲁王为首的藩王代表们可就没那么淡定了,他们围坐一团,面色阴沉,眼神中满是猜忌与警惕。

被困于封地多年,动弹不得,如今这股权变动,在他们眼中怎么看都像是朝廷精心布下的圈套。

意图故技重施,再演一出削藩大戏。

众人此番匆忙入京,本就没来得及摸清状况,如今想来,真真是有些莽撞冲动了。

就像没头的苍蝇,一头扎进了这乱局。

虽说阵营已分,但有一点大家倒是出奇地一致:

赶紧串联京城各方势力,想尽办法探听消息,也好在这风云莫测的局势中站稳脚跟。

山东帮这两方人马不敢有丝毫懈怠,一番精挑细选、甄别比对后,终于找出三位与山东官场渊源颇深的官员。

翰林院修撰刘理顺,那可是孔门弟子中的佼佼者,学界大名鼎鼎的人物。

想当年,崇祯皇帝偶然翻阅其文章,不禁拍案叫绝,当即钦点他出任东宫侍讲。

刘理顺为人刚正不阿,走路都带着一股风,平日里恪守礼制。

对谁都一视同仁,从未有过偏袒徇私之举,那眼神明亮坚定,一看就是个言出必行、不会信口开河的主儿。

大理寺卿凌义渠,曾在山东右布政使的任上兢兢业业,为官清正廉洁,两袖清风。

仿佛一阵清风拂过官场,让那污浊之气都退避三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