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文明习性的碰撞(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共生包裹普及到第三个月头上,递才议会收到了第一份正经的投诉。

超域文明的时间管理员“恒”通过量子通讯传过来一份全息文件,蓝色的数据流在空气中凝出精确到小数点后十二位的时间戳:“星网派送的第七十三批共生包裹,比约定时间迟了0.00000000015秒。这不是误差,是对时间法则的轻慢。”

议会大厅里一下子静得尴尬。

李维带着技术团队翻来覆去检查航线数据,最后才弄明白,误差出在星线共情枝丫的“情感减速”上——包裹打泽塔星系过的时候,枝丫察觉到收件人那股子急切劲儿,自说自话调整了流速,想让情感共鸣更实在些。

“按我们的理解,这算是人性化调整。”林野试着解释,话没说完就被恒打断:“在超域,0.1秒的误差都可能让整个时间节点偏掉。”

差不多同一时候,无连接之墟的“静默者”把三个共生包裹原封不动退了回来。

包裹上贴着块黑曜石卡片,上面就一道凹痕刻的字:“过度交流污染静默场域”。

文化学者陈老一眼就认出,这是无连接之墟正经的抗议——他们觉得包裹里塞的七份问候卡、五段语音祝福,还有三个互动全息投影,全都是“精神侵扰”。

陆川牵头组建的“文明习性调和小组”没费多少功夫就发现,这些冲突根子上是感知方式差得太远。

在超域的首都“永恒之城”,时间是看得见的“晶体流”,居民靠摸不同的晶体感受时刻,误差要是超过普朗克时间,能让所有人都坐立不安。

而无连接之墟的居民进化出了“静默感知”,多余的信息在他们看来,都是在侵犯精神边界。

“他们不是不乐意交流,是受不了‘噪音’。”陈老在调研日志里这么写。

他记下了无连接之墟不少特别的习惯:见面时安安静静对视,那是最高的礼节;做交易用的契约,字少得不能再少;就连房子都没半点装饰性的纹路——用他们的话说,“一切多余的东西都是对存在的不尊重”。

跟“静默者”沟通是最费劲儿的。

这些裹着灰色织物的使者,连说话都不愿意。

直到林野想起第三百三十九章里用过的“手写问候卡”,试着用最简的线条画了张星网的物流理念图——就画着共情枝丫缠着时间晶体,没想到静默者居然第一次露出了认可的手势。

编手册的时候,团队琢磨出个“习性光谱”分类法:

时间感知这轴上,超域是绝对精确,星网这边是弹性适应;

交流密度那轴,无连接之墟讲究静默极简,水晶族却偏爱情感丰富到有点冗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