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二十年变法,生理性厌烦(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要怕得罪人,自己替他撑腰。

“如此臣便明白了。”

紧接着便是隆中对过程,后希提出自己的想法目标,苏轼则帮忙分析,判断哪些可行,哪些不可行,哪些现在可行,哪些现在不可行,两人聊了四个多时辰才结束。然后第二天,便是将王安石召过来,同样谈谈心,说一说想法。

之前后希其实是有想过,直接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谁不听话,要么流放,要么杀了,剃发令最后都能够执行下去,有啥不能执行的。

但很快后希就发现她的一些想法在现如今这个时代是不大可行的,不是说她的想法不好,只是与时代并不匹配。

比如搞公务员制度下基层啥的。

那些秀才举人一个个眼高手低,哪个愿意去为民服务,他们只愿意当官老爷,不搞个十几二十年义务教育,把读书人的价值拉下来,这制度怎么执行?

她的很多变法想法。

实际上有些脱离时代。

正因如此,她才想着把王安石和苏轼这些人召回来,与他们聊一聊,听听他们的想法,没必要一步吃成胖子,先根据现在的国情适当变法,慢慢来嘛。

年代世界也是花了几十年打基础。

才有了后来的腾飞。

没有那几十年基础可飞不起来。

随着后希跟那些自己看中的人逐一会谈过后,鼎革变法便正式拉开序幕。

这场变法持续了二十年。

首先是考成法经过完善后全面推进了下去,真正实现了能者上,庸者下。

以官员的能力升迁。

而不是攒资历,或者拼人脉背景。

此外还有责任终身制,譬如为了政绩瞎搞,拔苗助长,竭泽而渔,最后虽然出了政绩升迁,但给后来者留了一堆烂摊子的话是要追责的,最重者死刑。

再者便是吏治改革。

不再允许父死子继,必须参加相应的考核,通过考核的再进行政审,相当于借鉴了一部分公务员制度,虽然依旧不算完美,但至少比父死子继好一点。

然后还有土地改革,税法改革。

科举改制,教育普及等等等等。

颁布武道法案,乃至于组建武道研究所,政策全面倾向农学研究,良种培育,总而言之,几乎可谓处处有变革。

麻烦累的后希想撂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