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值班望远(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值班望远

独坐窗前望碧空,四方天地入眸中。

一行白鹭穿云去,美好人间惊玉宫。

我们来详细赏析一下这首七言诗《值班望远》的意境和韵律:

## 一、意境赏析(情景交融,由实入虚,心物相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值班时独坐窗前远眺所见的景象和由此生发的感慨,意境由实入虚,由静到动,最后升华,展现了平凡生活中的诗意瞬间和对美好人间的赞叹。

1. **首句:“独坐窗前望碧空” - 静观与孤寂感的铺垫**

* **“独坐”**:点明了诗人此刻的状态是孤独的、安静的。结合题目“值班”,暗示了这并非闲适的赏景,而是在特定职责下的片刻闲暇或守望。

* **“窗前”**:限定了观察的视角和空间,是室内向外的凝视。

* **“望碧空”**:视线投向广阔、澄澈的蓝天。“碧空”给人以开阔、纯净之感,也为下句的“四方天地”做铺垫。

* **意境**:营造出一种宁静、略带孤寂的氛围。诗人仿佛暂时从值班的琐事或思绪中抽离,沉浸于眼前的广阔天地。

2. **次句:“四方天地入眸中” - 视野的开阔与心胸的包容**

* **“四方天地”**:承接“碧空”,视野从天空扩展到天地四方,极言所见之广阔。

* **“入眸中”**:一个“入”字非常生动,仿佛天地主动涌入诗人的眼帘,强调了景象的壮阔和诗人心胸的开阔接纳。此刻,小小的“窗前”已框不住诗人的视野和胸怀。

* **意境**:由首句的定点观察,迅速扩展到宏大的空间感。诗人虽身处斗室(值班室),但精神已遨游于广阔的天地之间,体现了“心远地自偏”的境界。

3. **第三句:“一行白鹭穿云去” - 动态的点睛与灵动的生机**

* **“一行白鹭”**:白色的鹭鸟在碧空背景下格外醒目,“一行”勾勒出秩序感和线条美。白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象征高洁、自由、闲适。

* **“穿云去”**:这是全诗最具动感和力量感的画面。“穿”字极具穿透力,生动描绘出白鹭矫健地飞越云层的姿态,打破了前两句相对静态的广阔感,注入强烈的生机与活力。

* **意境**:这一动态景象是画面的点睛之笔。它打破了天地的静谧,带来生命的律动和向上的力量感。白鹭“穿云”的姿态也暗含了超脱凡尘、追求高远的意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