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四轮马车换物资(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1940 年的岁末,寒风凛冽,荣誉第 3 师的马车厂内却热火朝天。
工人们忙碌地穿梭于车间之间,铁锤的敲打声响彻整个厂区。
经过数月的努力,这里已经生产出了 120 辆坚固耐用的四轮马车,这些马车将成为部队运输物资和人员的重要工具。
马车最难造的部分无疑就是轮子了,毕竟没有大量的汽车轮胎可供使用,只能依靠木头和铁圈来制作。
然而,这对于技术人员来说并非无法克服的难题。
为了成功制作出轮子,陈哲特意派遣人员去寻找那些擅长制作马车的老师傅。
由于此次任务是支援抗战,这些老师傅们都非常乐意将自己制作轮子的精湛技艺传授给辎重营的技术人员。
在老师傅的指导下,技术人员们不仅学会了传统的中国制作轮子技艺,还结合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对原有的制作方法进行了改进。
经过一番努力,他们终于制造出了坚固耐用的木制钢圈轮子。
虽然没有橡胶,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这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这次合作,制作传统马车的老师傅们的手艺也得到了提升。
他们在学习新的制作方法后,回到家乡也能够制作出这种新型的轮子。
事实上,近代的木制车轮在原理上都大同小异,主要的区别在于所使用的材料和造型设计。
解决了轮子的问题后,马车的制作速度自然就能够大大加快了。
而马车的车轴则采用了翻砂浇筑的铁制车轴,以增加其强度和稳定性,还有就是翻砂铸造的速度反倒是快许多,一次能制作上百个车轴。
与此同时,前往甘肃、青海和内蒙古等地购买马匹的队伍也顺利归来。
他们长途跋涉,穿越了广袤的草原,历经艰辛,终于带回了 600 匹马。
这些马匹品种各异,既有适合作战的战马,也有用于拉车的驽马。
此外,他们还收购了大量的牛肉干和羊,为部队提供了充足的食物补给。
陈哲深知马匹对于军队的重要性,他在驻地附近修建了两个宽敞的养马场,并储备了大量的饲料。
这些养马场设施完备,为饲养马匹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有了马车和马匹,陈哲开始着手组建骑兵连和马车运输营。
他将各团超编的官兵集中起来,进行严格的选拔和训练。
骑兵连的战士们需要具备精湛的骑术和战斗技能,而马车运输营的官兵则要熟悉马车的驾驶和维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