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卖图纸(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关于林萋萋餐车的报道,刊登在《江城日报》的第三版。

现在所有单位都订报纸,传阅率很高。

虽然不是头版,但也有足够大的影响力了。

凌均的文笔老辣,专业。

这篇报道既有新闻的高度和立意又有市井文学的温情,写得非常好。

让人一口气就能读完。

还有那几张照片,也很吸睛。

尤其是大家整齐排队,在餐车前等着买饭的那一张,看得人心痒痒的。

这么多人排队,那这小餐车得是多好的滋味。

住在周围的居民,都开始蠢蠢欲动。

这两天中午,顾客的人数一下子翻了好几倍。

就算林萋萋和张婶两个人一起工作,都忙到脚打后脑勺。

幸好现在有张婶在旁边帮忙,不然把林萋萋劈成八瓣她都忙不过来。

不过中午有多忙,晚上回去算账的时候就有多开心。

林萋萋发现,在不知不觉间,她已经能将之前从街坊邻居那里借来的钱,还清了。

她和姜云苓将和过去的苦难生活告别。

以后赚的每一分钱,都能用于规划更好的未来。

-

最新一期的《江城日报》在江城工厂的领导圈子里掀起了一波讨论的热潮。

现在特区那边的部分厂子,已经开始要求自负盈亏了。

能承接私人订单做出业绩的,就保留原厂。

要是做不出来的话,可能会将几个亏损的厂子合并在一起,进行改制。

这股风很快也会刮到江城。

厂子合并之后,只能留下一套领导班子。

江城的这些厂长,政委们,要是不想被人淘汰,那自己找项目,挣钱盈利是迟早的事。

不锈钢厂的领导班子也看到了报纸。

郭厂长在看到那辆餐车的特写照片时,越看越觉得眼熟。

再仔细一看照片里的人,这不是就是老张家的那口子吗?

他瞬间就把餐车和之前的事联系了起来。

对了,这个餐车就是老张之前介绍的那个邻居,花钱在他们厂里做出来的呀。

这就上报纸了?

还成了个体经济的示范试点?

郭厂长脑子活,既然有这个路子,那何不趁着现在就未雨绸缪,先抢占市场呢?

他找领导组讨论了一下之后,叫来了张叔。

“老张同志,坐坐坐。”郭厂长相当客气,“来喝茶!”

还亲手给张叔沏了一杯茶。

张叔老实,鲜少单独跟厂里的领导面对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