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英雄家属,陈娟当选(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清晨的阳光刚爬上四合院的灰瓦,门口的空地上就已经攒了不少人。拎着菜篮子的大妈、背着书包的半大孩子、刚下夜班揉着眼睛的工人,三三两两地聚着,目光都往圈里瞟——那儿站着两个穿米蓝色干部服的大姐,袖口的红袖章在晨光里亮得扎眼,头上的布帽檐压得低,正低头小声核对手里的纸页。

“都静一静,静一静嘞!”有人扯着嗓子喊了声,人群渐渐收了声,连趴在娘怀里的奶娃都停了哭,睁着黑葡萄似的眼睛瞅热闹。

左边的大姐先抬了头,她颧骨有点高,说话时嘴角总带着点笑意:“感谢各位街坊配合咱红星街道办的头回工作。”她顿了顿,指了指身边的同伴,“我叫李梅,她是张桂芬,都是街道办的。今儿来,主要是给大伙儿说两件要紧事。”

张桂芬接过话,声音比李梅脆亮些:“估计大伙儿也听说了,军管会从昨天起就正式撤了。往后啊,咱这片儿的事,就归街道办管了。不管是孩子上学差个证明,还是家里粮本丢了要补办,哪怕是邻里拌嘴想找个说理的地方——”她往身后指了指街口那栋刷着白灰的小二楼,“都去那儿找我们,保准给大伙儿办得明明白白。”

人群里起了阵低低的议论,有人点头,有人攥紧了手里的布包——那里面说不定就揣着等着办事的条子。后院的聋老太太被孙子扶着,眯着眼凑在前头,虽听不清具体说啥,可瞅着这阵仗,也知道是新管事的来了,不住地往俩大姐手里的纸页上瞟。

“头一件事,”李梅又开了口,手里的纸页抖了抖,“街道办刚成立,人手实在紧。上头给的编制还没到齐,咱得先从街坊里招五位委员帮忙。这活儿不算轻松,得跑断腿、磨破嘴,可也是为大伙儿服务的好机会。”

“五位?”人群里立刻炸了锅。

“咱街道光四合院就十七八个,住着快五百口子人,五个哪够啊?”

“是啊,这名额也太金贵了!”

二大妈正踮着脚往前凑,听见这话赶紧拽了拽刘海忠的袖子,眼里闪着光:“当家的,你听见没?五个呢!我去试试咋样?”刘海忠没理她,眼睛直勾勾盯着俩大姐,心里早打起了别的主意。

张桂芬抬手往下按了按,等人群静些了才说:“这五位里,打算招四位女同志,一位男同志。不是咱偏心,实在是男同志大多有正式工,早出晚归的;女同志在家时间充裕,跟街坊打交道也方便。再说了,‘妇女能顶半边天’,这政策咱得响应不是?”

这话让不少妇女直起了腰。秦淮茹站在人群后沿,怀里抱着小当,手指无意识地绞着围裙——她男人贾东旭工伤在家,家里日子紧巴得很,要是能当上委员,不说挣钱,至少办事能方便些。贾张氏站她旁边,撇着嘴嘟囔:“就她那样,还想当委员?我看我去还差不多。”

“想报名的,自己推荐、别人举荐都行。”李梅补充道,“但得准备材料,写明家里成分、过往经历,后天下午五点前交到街道办。咱街道办会挨个考察,最后定人选,保证公平公正。”

人群还在嗡嗡地议论谁够格,张桂芬已经说起了第二件事:“再就是,每个院子要设‘管事大爷’。军管会撤了,可咱防坏分子的弦不能松。这管事大爷就由院里街坊民主选,帮着街道办盯着院里的事,谁家有难处搭把手,邻里闹矛盾了劝两句,也算给大伙儿搭个议事的台子。”

“管事大爷?”

易中海手里的紫砂壶“咚”地磕在石阶上,他赶紧扶住,心里却“突突”跳。他在院里住了二十多年,论资历、论威望,谁也比不过他。要是当上这管事大爷,往后说句话更有分量不说,撺掇傻柱给自个儿养老,也更顺理成章了——毕竟是“组织认可”的长辈,傻柱还能不孝顺?

刘海忠比他更激动,脸都涨红了。他在轧钢厂当锻工,手艺是不错,可总没机会沾个“官”字。这管事大爷虽说只管一个院子,可也是“领导岗位”啊!他偷偷攥紧拳头,脑子里已经盘算开了:前院的王大爷爱喝两口,送瓶二锅头准能拉票;中院的阎埠贵精于算计,许他点小便宜肯定上钩;就连后院那几个租户,也得挨个打个招呼——谁当领导不是从小处做起的?

俩大姐没再多说,收了纸页就往隔壁院子去了。人群慢慢散了,可院里的空气却像浸了油,一点就着。

何大清带着陈娟,跟在傻柱和雨水身后往家走。刚进中院,何大清就忍不住问:“柱子,你刚才使那眼色,是说街道办委员这差事,给你陈姨留着?”

陈娟低着头,手在围裙上蹭来蹭去:“柱子,我怕是不行。我从乡下刚过来,连城里的路都认不全,字也识得不多,哪能跟那些老街坊比?”她声音越说越低,“再说,我这刚嫁过来,院里人都还不熟呢……”

“是啊柱子,”何大清也皱着眉,蹲在门槛上抽起了旱烟,“要我说,那管事大爷我倒能争争。我在这院里住了半辈子,谁家锅底有几个黑窟窿都清楚。你陈姨这情况,参选怕是难啊。”

𝐼 𝓑 𝕢 g. v 𝐼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