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无心插柳(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二位大人可曾听过?那处村子,早在二十年前就不在了。”

“为何你男人想去一个早就废弃的村子?他去那干什么?而且你为何认定,他已经死了?”薛丛理追问。

他们两人心里都隐隐有个猜测,那位住在客栈里、后来静悄悄吊死在钟家村废墟里的无名男子,年纪上倒是与郑向朝很吻合。

难不成居然是郑家堡的村民吗?

此地距离钟家村,少说二百里有余,为何他要悄无声息地跑去钟家村寻死?若真是单纯不想活了,郑家堡外就有一片树林,哪棵树都很适合自挂东南枝,收尸还方便。

李闻溪隐隐有些兴奋,似乎一直以来,围绕在钟家村屠村惨案的种种谜团,终于要有解开的机会了。

这是她等待许久的答案。

但郑王氏似乎有些踌躇,半晌一直搓着手,几次想开口,又都合上了嘴巴。

“你若不愿说,那便请回吧。”薛丛理端茶送客。

郑王氏惶恐地再次跪下:“大人息怒,老身不是不想说,是不知从何说起,此事说来话长。”

她似是陷入了回忆:“当家的年轻时做过件错事,困扰了他整整二十年,从未释怀。我们成亲三十余载,膝下空空,他认为,这都是他年轻时作恶的报应,才让他无子送终。”

“他年轻时,是淮安卫守备营的一名小卒,因作战勇猛,得了上官的赏识,成了一名亲兵。”

对于没有家世背景的小卒来说,这也算是一步登天的机会了,郑向朝十分积极,鞍前马后,希望以后会有更好的发展。

前朝重武轻文,武将多如牛毛,军功难挣,很多出身一般的人终其一生,能当上个百户就很了不起了。

这也是郑向朝的目标,男人嘛,都有个建功立业的梦想,他家贫,读书不行,也就有把子力气。

他的上官也姓郑,当时是守备营里的一个千户。虽然两人八竿子也打不着,但是同一个姓氏的,五百年前都是一家人,与郑向朝颇为投缘,很多私事也会让他去做,俨然将他当成自己人看待了。

郑千户有一知交好友,擅长制作火器,而郑千户对此等不用近身便能杀人于无形的武器亦很感兴趣。

彼时这位姓贺的监正研究出了一款新型火器,却苦于性能不稳定,不能大范围测试,迟迟没有更多进展。

郑千户与贺监正坐在一处喝酒时,贺监正闷闷不乐提及此事,郑千户一拍胸脯,表示想找地方试验还不容易,平民老百姓不能随意毁伤,他们便找个由头,进山下河,前去剿匪。

到时候反正都是要以人头算军功的,怎么他们都得死,让这群渣滓临死之前能派上点用场,也算他们为下辈子积德了。

两人说干就干,郑向朝在旁边听得目瞪口呆。

调兵是需要上级命令的,不是能自己说了算的,郑千户怎么敢打这包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