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火针断丝,反间初成(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针尖撞响铜珠的余音还在账房里打旋,苏若雪已经弯腰捡起那枚锈针。
她指尖沾着的锈迹像块暗褐的血痂,顺着指腹往掌心渗,凉意一直钻到胳膊肘。
晨雾漫进窗棂,她就着透过纱帘的微光,将针尖凑到眼前——针孔里竟凝着些细若星屑的淡绿痕迹,像被火烤过的磷粉。
"若雪?"
顾承砚的声音从门外传来时,她正捏着针的手背上青筋微跳。
抬头见他穿着月白竹布长衫,发梢还沾着晨露,显然是刚从染坊过来。
苏若雪把针递过去,指腹在他掌心轻轻一按:"东纺的标记,针孔里有磷火。"
顾承砚接针的动作顿了顿。
他记得去年在旧书摊翻到的《沪上谍影录》里提过,日特组织"樱社"有套"焚契立誓"的规矩,新入的细作要在信物上涂磷粉,烧起来有绿焰,以示"死不足惜"。
指腹摩挲过针尾的"东"字,他喉结动了动:"他们急着往顾记塞人。"
"上个月招的三个织工,两个从前在大康纱厂当学徒。"苏若雪抽回手,从袖中摸出本青布账簿,"我让阿福去查过,大康去年裁了批老匠,说是'技术跟不上'。"
顾承砚突然笑了,眼尾的褶子像被风吹开的绸子:"那咱们就给他们个'跟不上'的机会。"他屈指敲了敲桌面,"去传话,就说顾记要招会'双梭交织法'的师傅,预付三成银子——东洋人眼馋这手艺三年了,他们的细作肯定坐不住。"
两日后晌午,染坊后巷的青石板被晒得发烫。
苏若雪蹲在门槛边剥毛豆,余光瞥见个穿粗布短打的老头往招贤榜前凑。
老头背有些佝偻,左手拇指缠着褪色的蓝布,正是昨天账房先生说的"陈阿庚"。
"老丈可是来应招的?"她放下竹篮站起身,袖中算盘珠子哗啦一响。
陈阿庚抬头时,眼角的皱纹挤成团:"听说顾记要找会双梭的......"他声音哑得像砂纸擦过陶瓮,目光扫过染坊里摆着的新式提花机,又迅速挪开。
顾承砚站在二楼窗后,手里端着茶盏。
陈阿庚摸织机时,他注意到对方小指不自然地翘着——东纺培训技工时,为了让手指更灵活,专门教过这个姿势。
茶盏里的茉莉浮起来又沉下去,他对身后的青鸟说:"今晚去他屋里'落'本《热敏丝工艺》,夹两页蓝墨水写的批注。"
"要写'需用德国染料'?"青鸟摸出怀里的短刀,在指尖转了个花。
"对。"顾承砚扯松领口,"东洋人最信'德国货'三个字,他们拿到图,保管连夜往工厂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