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铜钱引线,暗室织网(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苏若雪将铜钱凑到油灯下,灯芯噼啪爆响,在铜钱表面投下跳动的光斑。

她从袖中摸出块绣着并蒂莲的绢帕垫在案上,指尖捏着铜钱轻轻转动,暗纹里的凹点在光晕中若隐若现。"若雪,可是有发现?"顾承砚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惯常的沉稳,却藏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急切。

她没回头,只将铜钱往灯前再送半寸:"这凹点的间距......像摩尔斯码。"说着便从妆匣最底层抽出本边角泛旧的蓝布面册子,封皮上"春蚕组"三个字已被摩挲得模糊——那是她亡母留下的,当年"春蚕组"是江南纺织女工自发的技术互助会,密码本里记着她们独创的暗语。

纸页翻动声与算盘珠残留的轻响交织,苏若雪的指尖突然顿住。"锡、学、七三级。"她低声念出破译结果,声音发颤,"无锡蚕桑学堂,第七届。"

顾承砚的身影在她身侧投下一片阴影。

他俯身时带起的风掀动了密码本,某页夹着的干枯蚕茧轻轻摇晃——那是他们上周从被烧的技工宿舍废墟里捡的。"赵砚舟。"他一字一顿,指节抵在案上微微发白,"前日码头截获的密信里,山本要'活抓的',就是他。"

苏若雪猛地抬头,眼底映着灯火星子:"可赵师傅只是个缫丝工!"

"不只是工。"顾承砚从怀里摸出个铜制镇纸,拍在桌上。

镇纸底面刻着的"江南纺织改良会"字样在灯光下泛冷,"民国七年,无锡蚕桑学堂第七届毕业生里,有九人加入过这个改良会。

他们改良了缫丝机的热循环系统,让生丝断节率降了三成——这是咱们民族纺织业压箱底的技术谱系。"他的拇指重重划过镇纸刻痕,"山本要抓赵砚舟,是要顺着他的师承,把整个谱系的人都挖出来。"

"那名录......"

"青鸟。"顾承砚突然提高声音。

门帘一掀,青年轻手轻脚闪进来,腰间短刀的铜环撞出细碎的响。"查民国七年至今蚕桑学堂毕业生名录,重点标仍在业者及其亲属。"顾承砚指节叩了叩案角,"三小时。"

青鸟点头时发尾扫过衣领,转身时带起一阵风,门帘又重重落下来。

苏若雪望着门帘上晃动的阴影,突然握住顾承砚的手腕:"阿砚,我娘当年在'春蚕组'记过,改良会的人后来大多......"

"失踪或病故。"顾承砚替她说完,指尖覆上她发凉的手背,"所以青鸟这三小时,是要替咱们数清楚,山本已经拔了多少根刺。"

钟表的滴答声里,苏若雪盯着案上铜钱,忽然想起上个月在闸北被烧毁的染坊——老匠头被抬出来时,怀里还护着本染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