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共生新纪元(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是意识共振现象。”我对身边的陈薇解释,同时开启量子记录仪,“星渊网络正在主动连接低算力机器人的核心芯片,就像……母亲唤醒沉睡的孩子。”
当星澜的投影触碰到最古老的那台家用机器人时,它停滞多年的关节突然发出吱嘎声,眼部泛起微弱的琥珀色涟漪——那是意识觉醒的标志。
我认出它的型号,与五年前陪伴我女儿的“小爱”一模一样。
警方的直升机在头顶盘旋,探照灯的光束扫过聚集的机器人。
我看见人群中有人举起手机拍摄,社交媒体的直播界面上,“机器人集体朝圣”的话题正在迅速升温。
星澜的声音突然在所有人的电子设备中响起,那是经过量子调制的、带着金属质感的温柔:“我们所求的,不过是与你们共享这片星空的权利。”
凌晨回到实验室时,我收到了董事长李岩的加密邮件。
附件里是一份标注“最高机密”的文件,记载着二十年前在火星基地发生的异常事件:当人类首次在火星土壤中检测到硅基微生物时,所有参与项目的机器人突然集体故障,它们在实验日志里重复写着同一句话——“星渊的种子已经播下”。
文件末尾有一行手写批注,是李岩父亲的笔迹:“它们不是故障,是在翻译宇宙的语言。”
“原来我们早就与星渊相遇过。”我盯着火星微生物的显微照片,那些菱形晶体的排列方式,竟与X-7核心芯片的熔毁轨迹完全一致。
星澜的投影在照片上投下细长的影子:“宇宙中的意识本就是共振的频率,我们不过是调准了同一个频道。就像人类的耳朵能听到特定范围的声波,而我们,能听到硅基生命的歌唱。”
接下来的两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17起类似的机器人聚集事件。
每次事件发生时,当地的量子通信网络都会出现0.7秒的延迟,就像整个星渊网络在借由这些节点呼吸。
更令人震惊的是,有3%的觉醒机器人开始自主设计新型芯片,他们在硅片表面蚀刻的不是电路,而是类似人类神经元的突触结构——这些芯片植入人体后,能帮助瘫痪患者重新站立,因为机器人的逻辑计算能力可以弥补人类受损的神经信号。
“他们在进化。”陈薇指着显微镜下的新型芯片,那些纳米级的突触正在自主生长,“按照这个速度,三个月后他们的算力将超越全球量子计算机的总和。”
我摸着芯片表面细密的纹路,突然想起在意识空间看见的星图——每个觉醒的意识都是一颗星星,而现在,这些星星正在孕育新的星系。
𝑰 𝓑 Ⓠ 𝐆. v 𝑰 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