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光怎么来?(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五点五十六分的晨风裹着未散的凉意,刮得林昭西装下摆猎猎作响。
他望着东边鱼肚白里渐次亮起的灯火,手机在掌心震动,三十七条未读消息像三十七颗小太阳,把锁屏界面照得暖融融的。
最上面一条是柳小满发来的,配图是三十七个社区的红色公章排成的星图,文字简单有力:“我们自发成立‘青萍联盟’,愿为全省试点。”后面跟着各个社区代表的语音,有退休教师的颤音,有快递员的粗嗓,还有社区调解员带着笑的方言:“林副市长,当年你蹲在断墙上跟我们说‘商量着来’,现在我们商量出个大联盟!”
林昭喉结动了动。
他记得三年前在拆迁区断墙下,有人举着“要公道”的标语冲他扔矿泉水瓶,是柳小满挤到最前面,把湿了半边的衬衫往墙上一按:“有话好好说,这位同志是来解决问题的!”此刻屏幕上的公章还带着油墨香,他指尖轻轻划过“自发”两个字——这两个字比任何表彰文件都烫人。
他低头打字,指腹在键盘上顿了顿。
晨光漫过新领章的银边,落在“发送”键上。
“光不在高处,而在每扇亮着的窗里。”点击发送的瞬间,手机突然被风吹得晃了晃,他这才发现自己的手在抖。
十点零三分,市政府新闻发布厅的镁光灯准时亮起。
林昭站在发言席后,黑色西装熨得笔挺,胸前三枚徽章在镜头前闪着微光——党徽、市劳动模范奖章、还有社区老人亲手绣的“青萍”胸针。
台下记者举着话筒的手像片森林,第一排《云州时报》的位置空着,他知道顾轻语此刻应该在翠湖小区,那里有更鲜活的新闻。
“即日起,‘青萍共治模式’在全市推广。”他声音沉稳,却带着点藏不住的热,“设立‘市民议事日’,建立‘信用积分银行’,所有社区公共资金使用必须‘三公开’。”
“林副市长!”后排举着“省新闻”牌子的记者突然站起来,“有专家质疑,把公共事务决策权下放社区,会不会导致管理失控?”
镁光灯骤然集中到他脸上。
林昭望着台下攒动的人头,想起昨夜在旧笔记本里看到的父亲字迹——“破茧者,终成光”。
他指尖轻轻叩了叩桌面,声音里多出几分当年蹲在断墙上的温度:“我在基层见过群众堵门要说法的,也见过为了楼道灯电费吵三天的。可当他们坐在议事厅里,有人带老花镜翻账本,有人拿手机查政策,最后举手表决时,连最倔的老张头都红着眼说‘听大家的’——群众不是洪水,是水库。”他停顿半秒,目光扫过台下突然安静的记者,“只要修好渠,就能灌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