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谁在替我说话(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林昭夹了块排骨,语气里带着点无奈:“南湖二期资金刚谈妥,这时候走……”话没说完,张科长已经起身:“我去加碗饭。”王主任跟着摸出手机:“家里有事,先走了。”

沈清欢低头喝汤,勺柄在碗沿碰出轻响:“他们走得比兔子还快。”林昭用筷子拨了拨米饭,系统提示音在耳边响起:“敏感信息经三级传递,已进入陈砚舟办公室晨会简报。”他抬眼望了望墙上的挂钟,分针正指向“7”——正好。

下午四点五十二分,市委宣传部会议室的百叶窗拉得严严实实。

周砚铭推了推金丝眼镜,投影仪上的舆情监测图闪着红光:“已有七名干部私下讨论‘林昭可能调离’,建议趁势推出《改革可持续性调研》,暗示其不可复制。”陈砚舟端着茶杯,热气模糊了他的表情:“语气要客观,但结论要明确。”

坐在末位的实习生指尖在速记本上翻飞,笔帽上的微型摄像头闪着极淡的红光。

她瞥了眼手表,五点整——沈清欢说过,这个时间点的录音最清晰。

等周砚铭说出“让郑知远牵头”时,她悄悄按下藏在桌下的录音键,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两下——文件已加密上传。

晚上八点零七分,林昭家客厅的落地灯晕着暖黄的光。

他把录音剪成60秒,标题写成“某高层智囊承认制造舆论压力”,收件人列表里省报记者、政协常委的名字排成一列。

点击发送时,系统提示音响起:“政策推演完成,最优路径:不回应、不澄清、不追责,信息自然发酵。”

“你让他们自己拆台。”阮棠的虚拟影像立在书架前,淡蓝旗袍的金纹泛着微光。

林昭望向书桌上父亲的老笔记本,封皮边缘的磨损像道旧疤,内页夹着的纸条上“光不诛暗,暗自噬光”八个字,此刻竟微微发烫,仿佛被某种力量唤醒。

手机突然震动,是顾轻语发来的新消息:“京A·88查到了,2004年9月3日那天,它在市纪委门口停了三小时。”林昭盯着屏幕,窗外的月光透过纱帘洒在笔记本上,把“光不诛暗”四个字照得发亮。

他伸手摸了摸那行字,指尖触到纸张的温度——和二十年前父亲被带走时,他攥着的那封家书,温度一模一样。

床头柜上的闹钟开始倒计时,红色数字跳到“00:00”时,省报记者的邮箱同时收到了那则录音。

林昭躺回沙发,望着天花板上晃动的树影,系统突然提示:“省委大院家属区异常信号,建议明早六点五十分关注。”他闭了闭眼睛,嘴角慢慢扬起——该来的,终于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