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建议不是建言,是宣战书(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清晨七点,市委大院的梧桐叶还挂着昨夜的雪粒,像撒了把碎银。

沈清欢的棉靴踩在雪地上,"咯吱"声惊飞了枝桠间的麻雀。

她抱着一摞文件快走两步,红色"改革专报"文件夹被她护在怀里,封面上"青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的公章在雪光里泛着暗红。

政研室的门虚掩着,她踮脚往里望——主任常坐的藤椅空着,玻璃茶杯里还浮着半片没沉底的茶叶。

沈清欢抿了抿唇,把文件夹轻轻搁在藤椅正前方的红木案几上,封皮与木纹严丝合缝。

从帆布包里摸出便签纸时,指尖被冻得发僵,钢笔字却依然工整:"南湖园区87家企业联署支持,恳请纳入本周深改议题。"

"沈秘书?"

背后突然响起的声音让她手一抖,便签纸差点滑进茶杯。

转头见是政研室新来的小刘抱着一摞报纸,她慌忙把便签按在文件夹上,耳尖泛红:"早...早啊。"

小刘瞥了眼红色封皮,喉结动了动,压低声音:"林副处这是要动真格的?

上回开发区烂尾楼的事刚压下去,现在又碰财政应急资金..."他扫了眼四周,把报纸往怀里拢了拢,"我听老张说,这钱每年经魏局长手的流水能绕云州三圈。"

沈清欢没接话,手指无意识地摩挲文件夹边缘。

她想起昨夜林昭在办公室说的话:"个案反腐是拔草,制度反腐才是锄根。"当时他的眼镜片被台灯照得发亮,眼底的光比雪夜的星子还灼人。

"咳。"

门廊传来清嗓声,政研室王主任抱着保温杯走进来,老花镜滑到鼻尖。

沈清欢立刻站直,指尖掐进掌心——这是她紧张时的习惯。

王主任的目光扫过红色文件夹,脚步顿了顿,弯腰捡起便签看了两眼,忽然笑了:"小沈,你们林副处这建议,写得像把手术刀。"

他摘下老花镜擦拭,镜片蒙了层白雾:"南湖园区的企业联署...不容易。

上回我去调研,那些老板见了领导比见债主还躲。"

沈清欢的耳尖更红了。

她知道这"不容易"里有多少半夜的电话——林昭让她整理完政策汇编后,又把园区企业名单推过来:"他们要的不是口号,是能算清的账。"于是她对着计算器核对每家企业近三年的税收减免,在凌晨三点给做建材的陈总发去"若应急资金规范后,贵司每年可减少37%的隐性成本"的分析表。

"放我桌上吧。"王主任指了指里间的办公桌,转身时又补了句,"替我谢林副处——这建议,该让深改组的领导们看看。"

沈清欢抱着空帆布包走出政研室时,额角沁了薄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