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炉火照夜(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清晨五点三十分,南川县清水村的鸡刚打第一遍鸣。
方砚秋在炕沿坐直身子时,后颈还沾着被汗水浸透的碎发——她昨夜在田埂上和老韩对规划图到后半夜,刚眯了两小时。
手机在枕头下震动得发烫,屏幕亮起的蓝光刺得她眯起眼,来电显示是县农办王主任。
"小方啊,"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没睡醒的沙哑,"市里说要建共享平台是好事,但你们村那个议事会...得改名叫'咨询小组'。"王主任顿了顿,背景里传来茶杯轻碰的脆响,"以后只负责提提建议,不能表决。"
方砚秋的指甲掐进掌心。
三个月前她蹲在泥地里和张大娘掰扯拆迁补偿,是议事会举手表决通过了"按户头分地+按劳动力分补偿"的方案;上个月李二狗家的鱼塘被上游养猪场污染,也是议事会连夜凑了二十户代表,堵着村主任的门要说法。
现在要把"表决"两个字抠掉?
她翻身下地,光脚踩在凉丝丝的青砖上,摸到床头那本翻得卷边的《基层破局百案》。
翻到"权力虚置陷阱"章节时,纸页发出细碎的响,那是她用红笔圈过的重点:"当上级试图剥离基层组织的实质决策权,最有效的反制是——用制度把权力焊死在地上。"
"王主任,我记下了。"她压着嗓子应了声,挂电话时指节发白。
窗外的天刚泛起鱼肚白,她抄起手电筒就往院外跑,手电筒光束扫过墙上贴的"乡村振兴规划图",那上面用不同颜色的便签标着二十七个待落地的产业项目,每个便签角都沾着泥点子——是老韩蹲在田埂上和她一起贴的。
"张大娘!"她站在村口老槐树下扯开嗓子喊,"议事会紧急开会!
带印泥!"
东边的窗陆续亮起灯。
最先赶来的是扛着锄头的刘二叔,裤脚还沾着晨露;接着是抱着孙子的张大娘,怀里揣着个用红布包着的铜印——那是她家传的老物件;李二狗跑得直喘气,手里举着半块没吃完的玉米饼:"方姑娘,是不是又要和上边掰腕子?"
方砚秋把《自治公约(修订稿)》拍在村部的八仙桌上,墨迹未干的新条款在晨光里泛着湿意:"凡涉及集体资产处置、公共事务决策,须经议事会三分之二成员通过方可提交村委。"她抓起笔在"三分之二"下面画了道粗线,"今天谁要是觉得这规矩不合理,现在就说;要是觉得合理——"她扯开红布露出印泥,"按个手印,咱们立个字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