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尺子递给了谁(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叮——”视网膜上泛起淡蓝光晕,阮棠的虚拟身影在茶杯上方浮现,淡蓝旗袍的裙角随着她说话的节奏轻摆:“人性图谱扫描完成。七人中五人改革意愿值92%,两人观望但协作倾向68%。检测到知识共享需求峰值,建议启动‘经验沉淀’计划。”
林昭垂眸抿了口茶,舌尖的苦涩突然变得清甜。
他想起昨夜系统弹出的“孤立值”预警——在扳倒唐砚铭的证据链里,他是唯一的牵头人;可此刻环形木桌旁这些人,像散落的星子,正在他看不见的地方慢慢聚成星图。
上午十点,区政府三楼会议室的空调开得太凉。
林昭站在投影仪前,激光笔的红点落在“南湖二期公众参与机制创新”的标题上:“基层干部最懂群众痛点,但这些经验总卡在‘非正式渠道’。办政策研讨沙龙,就是要把他们的土办法,变成能写进文件的金点子。”
分管副区长陈立明的钢笔在笔记本上敲出规律的“嗒嗒”声:“林昭,你是副处,主抓的是经济口。这种务虚的会,该让社建科来。”
“我知道。”林昭弯腰调整投影角度,挡住了脸上的表情,“但上周去南湖村调研,有位老支书拉着我手说,‘政策要是能听听我们这些落选干部的唠叨,比下十份文件都管用’。”他直起身子时,目光扫过陈立明桌上的全家福——照片里穿红裙子的小姑娘,正是去年被林昭帮忙解决学区问题的陈立明女儿。
陈立明的钢笔顿住了。
他盯着投影上“三千元经费”的备注看了半分钟,突然笑了:“行,你折腾吧。但出了乱子——”
“我担着。”林昭接口,语气轻得像片羽毛,“就当给年轻人练手。”
走出会议室时,他能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
系统提示在视网膜上跳动:“声望值消耗20点,兑换成功:城乡规划专家顾问团(7人)联系方式已存入‘秘密通讯簿’。”他摸出手机给沈清欢发消息:“《基层破局百案》加个‘案例评注’栏,用匿名。”
中午十二点的区委大院,梧桐树影在走廊上斑驳。
周砚清抱着一摞人事报表经过公告栏,趁没人注意,从报表底下抽出半沓“政策研讨沙龙报名表”,快速塞进传阅栏最下层。
她的手指在表格边缘折了个小角——这是读书会的暗号:“老柳说,这次议题和南湖有关。”
消息在暗号群发出去的瞬间,党校地下室的荧光灯突然闪了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