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暗线交织·政商博弈(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晨光透过青阳区政府办公室的百叶窗,在林昭的桌面投下细碎的金斑。

他揉了揉发涩的眼睛,面前的笔记本电脑还亮着,屏幕上"绿色金融投资机构名录"的文档停在第12页——昨晚系统推送的"商业资本对接"模块里,这家叫"云杉资本"的机构标注着"新能源+旧城改造双赛道适配度92%"。

"小林,早啊。"赵主任抱着搪瓷杯推门进来,杯口飘出的茉莉花茶香混着油墨味,"昨晚那报告我又看了三遍。"他把文件往林昭桌上一放,封皮上"关于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参与旧城改造的建议"几个字被红笔圈了又圈,"张局长今早刚给我打过电话,说下午三点让你带着方案去他办公室。"

林昭手指在桌沿轻轻叩了两下。

系统光屏在视网膜上闪过一行字:"赵正华(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当前信任度87%,建议强化专业形象。"他起身时特意整理了下皱巴巴的衬衫领口——这是沈清欢上周悄悄塞在他抽屉里的,说是"见领导总得像回事"。

"主任,我在方案里加了风险共担模型。"他翻开报告第二部分,激光笔光点落在"政府引导基金占比30%"的条目上,"云杉资本那边我今早联系过,他们对'政策试点'四个字很敏感,特别问了咱们区的执行权限。"

赵主任的茶杯顿在半空。

这个在官场浸淫二十年的老科员最清楚"权限"二字的分量——上回开发区烂尾项目就是卡在市发改委的审批章上。

他推了推花镜,镜片后的目光突然锐利起来:"你怎么说的?"

"我说青阳区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林昭的声音轻,却像根细钢丝绷着,"系统...不,我查过近三年的政策文件,省厅去年发过28号文,明确支持二级行政区在民生项目中探索市场化路径。"

赵主任突然笑了,茶盖磕在杯沿发出清脆的响:"你小子,倒真把政策当菜谱翻了。"他拍了拍林昭肩膀,转身时白衬衫后背沾着没拍掉的粉笔灰——那是今早他去给新入职的公务员讲公文写作留下的。

办公室的座机在这时炸响。

林昭接起电话,听筒里传来陆明鸢特有的甜腻尾音:"林科员,明远集团研发中心新到了台德国进口的光谱分析仪,听说你对新能源产业成本核算挺感兴趣?"

林昭望着窗外被风掀起的银杏叶。

系统光屏弹出陆明鸢的人性图谱:"核心诉求:明远集团在旧城改造中获取优质地块;性格弱点:骄傲于商业敏锐度,厌恶被敷衍。"他捏着话筒的指节微微发紧:"陆小姐这是要考我?"

"考你倒不至于。"电话那头传来翻文件的沙沙声,"只是听说云杉资本的人下午要跟区里谈,他们的投资经理我在达沃斯论坛见过——"尾音突然放软,像猫爪挠过心尖,"林科员就不好奇,他们更看重政府背书,还是企业兜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