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上党(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由此不难看出为何后世史家认为秦昭襄王时期是战国最血腥的时代,那些年几乎杀红了眼,各大战役数不胜数。

“虎狼之师”的威名由来已久,但真正声震天下,是在秦昭襄王执政、白起领军的时期。

秦昭襄王与白起这对组合,如同化学反应般激烈,差点颠覆七国格局。

……

王龁在秦昭襄王时期仅次于白起,其才能非凡,攻势凶猛,让上党岌岌可危。

由于南阳先前失守,韩国与上 ** 联系已被切断,上党成了韩国的一块“飞地”。

时任上党太守的冯亭,想出了一个极为毒辣的计策。

他决定将上党这块烫手山芋转送给赵国。

冯亭觐见 ** ,说道:“韩国守不住上党,但上 ** 百姓宁愿成为赵国子民,也不愿归属秦国,所以我愿意将上 ** 十七座城池全部献给赵国。”

** 听后大喜,却不知自己已落入圈套。

** 首先找来了平阳君赵豹商议。

赵豹认为“圣人以无故之利为祸”,并分析了其中的利害关系,劝诫 ** :秦国费尽心力攻打韩国,如果我们接受上党,便是无端获利,会惹怒秦国。

接着 ** 又找来智囊平原君赵胜和赵禹商量。

二人主张:“百万大军攻打,一年都未能拿下一座城池,如今却能白白获得十七座城池,这是天大的好处,绝不能错过。”

** 点头称好。

当时 ** 和赵胜确实因贪图利益而做出决定,这源于他们对自己的实力过度自信,同时也低估了秦国的实力。

回顾过去十年,秦对赵的军事行动不像对韩魏那样频繁。

大致可归纳为三次。

一次赵魏联合攻韩,秦国救援韩国,此战魏国惨败,被斩首十三万,赵国随后也战败,两万人被投入黄河。

这样的损失不算太大,而且可以归咎于盟友的无能。

这是一次小败!

另一次秦国攻打赵国,围攻阏与,赵奢崭露头角,大破秦军,被封为马服君。

这是大胜!

再有一次 ** 即位,秦国入侵,赵国以长安君前往齐国为人质为条件,换得了齐国的援助。

这场战争表面上看赵国处于劣势,但实际上是因为 ** 刚刚即位,国内政局不稳,且当时 ** 年幼,实际掌权的是太后,所以责任不应归咎于 ** 。

这算是一次平局!

综合这十年间的三次战争,就不难理解 ** 为何决定接收上党。

唯一的解释就是过于自信。

当然,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赵国为其自信、鲁莽和贪婪付出了沉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