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经天纬地之才(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日影西斜时,张时安迎来了最艰深的第三题:

"《孟子》言'仁政必自经界始',然洪武鱼鳞册今已废弛。当如何抑制豪强兼并?"

这是道送命题。

当朝权贵多靠土地兼并聚敛财富,连严家都在江西圈占良田万顷。

张时安额头沁出细汗,忽然瞥见碗中面糊倒映的烛光,想起小时候去县里面卖药材,遇到的一户佃农"折骨当薪"的惨状。

他猛然提笔:"不若效汉代'限田令'与唐代'均田制'之精髓..."

提出按官阶限定田亩,超额部分课以重税,税款专用于赈济流民。

严世蕃读到此处,独眼中精光暴涨。

这少年竟敢触碰土地兼并这个禁忌话题!

但更令他震惊的是对策的可行性——张时安特意说明此法"不溯既往"。

只限制未来交易,既安抚现有权贵,又逐步遏制兼并。

如此老辣的政治智慧,哪像出自十几岁少年之手?

第四题关于黄河治理,张时安直接以第二场的《漕河梗阻图》为蓝本,提出"分流济运"的详细方案。

当写到需要征调多少民夫、耗费多少银两时,数字精确到个位。

严世蕃忍不住俯身细看,发现这些数据竟与工部最新奏报分毫不差。

最后一题看似简单却暗藏玄机:"论《春秋》微言大义于刑名之术之用。"

这是考验考生能否将儒家经典灵活运用于实际政务。

张时安手腕已微微发抖,但思维反而愈发清晰。

他想起《左传》中子产铸刑书的故事,笔锋一转:

"法律如医方,经义如医理。今之问刑官但知律条而不知经义,犹医者只记药方不明医理..."

忽然一阵秋风卷入号舍,吹得考卷哗啦作响。

张时安急忙用砚台压住纸张,却不慎碰翻了面糊碗。

浑浊的汤水在考卷上晕开一朵棕色的花。

他心头一紧,却见那水渍恰好漫过"刑"字,宛如一滴墨泪。

灵光乍现间,他补写道:"昔孔子诛少正卯,非依律令,乃本《春秋》诛心之义。今之司法,当以经义润律法之燥..."

严世蕃看到此处,手中折扇"啪"地合拢。

这个寒门学子竟能将意外化为妙笔!

他注意到张时安破旧的衣袖下露出满是冻疮的手腕,但那笔字却如金戈铁马,力透纸背。

五篇策论,篇篇既有古圣先贤的智慧,又有切实可行的方略,更难得的是那份心系苍生的情怀。

暮鼓响起时,张时安终于搁笔。

他忽然发现自己身旁竟然站了这么大一个活人。

当看清眼前人的穿着和长相之后更是瞪大了眼睛。

有时候他真的怀疑,要是有人想害他,根本就不用挑时间和机会。

直接在他聚精会神的时候,估计把他弄死了都不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