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前往北地(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段时间,他带着赵小磊三人,不断的触摸官府,查找了不少资料。
数日下来,笔记堆满了案几。
从历年的气候天象记录、人口赋税档案,到周边山川地理图志、民俗商贸旧闻,事无巨细,一一梳理。
只不过因为那是北地的资料,本来能查的也不多,只有一个大概。
随着对北地资料的深入研读,张时安心中渐渐勾勒出北地的轮廓,竟发觉它与记忆中前世的西北地区颇有几分相似。
北地同样有广袤无垠的沙地,狂风呼啸,水源稀缺,日照虽长却因干旱少雨,土地肥力难以留存。
忆起前世那些在沙荒中顽强扎根的作物,张时安眼前一亮,苜蓿无疑是首选之一。
这种耐旱、耐盐碱的豆科植物,既能作为牲畜的优质饲料,改良土壤肥力,又可在青黄不接时充作百姓口粮;
还有沙棘,其适应力超强,果实富含多种维生素,可生食、酿酒、制酱,发展副业增收有望;
土豆,产量颇高,耐寒耐旱,地下块茎储存方便,哪怕冬季酷寒,也能保障百姓餐桌有食。
棉花也必不可少,北地冬日凛冽,百姓缺衣少被,种植棉花,日后纺织成衣,暖身更暖心。
水利工程更是北地发展的关键命脉。
张时安依据地形图纸,反复斟酌,计划沿着主要山脉走势挖掘环山沟渠。
引山顶积雪融水,储蓄于低洼之处,打造人工湖泊,既能灌溉周边农田,又可在旱季调节局部气候。
同时,在各村落间铺设简易的砖石暗渠,连通水源,确保即使偏远之地也能有水可用,避免珍贵的水资源在输送途中损耗蒸发。
考虑到北地常有风沙侵袭,村落防护亦不可小觑。
张时安借鉴记忆中的防风固沙之法,规划在村落四周种植耐旱的杨树、沙柳等防风林。
形成绿色屏障,减弱风沙之力,护住屋舍农田;
用柳条、芦苇与黏土混合,编织成坚固的栅栏,置于田边地角,阻挡流沙侵蚀耕地。
这是张时安一个大概的设想,想要实行起来,有很大的难度。
毕竟他就一个小小的秀才,哪怕他这些方案都是可行的。
想要让众人相信他,也是需要一个过程。
晨曦初露,柔和的光线透过淡薄的云层,纷纷扬扬地落在致远书院的庭院之中。
张时安身着一袭利落的劲装,背着简单却实用的行囊,与一同选定前往北地的四十九名同窗整齐列队。
微风轻拂,带来春日特有的馥郁芬芳,混合着泥土的清新与花草的甜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