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同一所学校(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下乡调研什么的,不能白吃白喝,就算只是招待些简单的饭菜,粮票也得给。
“小伙子,你叫杨广安,是做什么工作的?”
李国庆接过旁边吴大姐递给他的灰面馍馍,一边吃一边说道,基层工作少不了和大妈们打交道,他特意跟了几位大妈同行,一路上的吃喝就有了保障。
“报告领导,我是食堂管理员,负责分配粮食。”
杨广安十六岁就开始工作,如今才十八岁,正是朝气蓬勃的年纪。
“很好,一会儿跟我一起去,我需要了解一些情况。”
李国庆咬了一口灰面馍馍,口感像全麦面包,这是没有去除麦麸的小麦粉做成的。
麦麸是小麦的外皮,城里的白面在加工时会去掉这部分。
保留麦麸的馍馍是灰色的,也算是一种不错的食物,至少比玉米面强。
一顿饭很快结束,随后有人来收拾桌子,李国庆刚想点根烟,却看见一位大妈把他们丢下的红薯皮捡起来吃了。
“杨广安,你们公社条件这么差?”
李国庆被震惊到了,之前一直反对让儿子下乡,现在觉得应该让他来体验一下生活的不易,才能明白一粥一饭的珍贵。
“不算太差,大家都是习惯了节约。”
杨广安年纪不大,但胆子不小,敢于和领导对话。
1974年
李国庆沉思片刻说道:“把你们食堂的账本给我。”
“好嘞!”
杨广安去办公室取账本去了,领导需要,就得配合。
这时,吴大姐和王大姐凑过来问道:“组长,你会查账吗?”
“那是自然,这方面我可是高手。”
李国庆笑着接过王大姐递来的茶水,这种情景,让其他几位干部颇为羡慕。
不一会儿,账本送到了,李国庆仔细翻阅了一遍,又让接待人员送来粮食储备本。
就在食堂里,他将该掌握的信息都掌握了。
实际情况并不乐观,但比预想的要好一些,这得益于良乡公社水资源较为丰富。
加上刚收完小麦和玉米面不久,后面还有红薯上市,只是人们提前两个月就开始挖野菜充饥了。
此外,有超过一百名病号属于脱产人员,每人每天的配额是半斤,只要不至于饿死即可。
“走,带我去村里看看。”
李国庆亲自下到田间勘察,既然来调研,就得了解真实情况。
他跑遍了整个公社的几个村子,心中已有了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