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金线垂落·天命所归(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苏婉儿端起茶盏,青瓷与唇瓣相碰发出轻响:"杜大人可知,为何是三成?"

杜鸿渐一怔,随即苦笑:"原是小姐算到了范阳军暗扣粮饷?"

"范阳军扣的不止粮饷。"苏婉儿放下茶盏,"安禄山在河北经营十年,军镇里半数将官都是他的人。

若按原数拨粮,三成会进他私库,剩下七成也得被他攥在手里——陛下要的是掌控河北,不是养肥藩镇。"

杜鸿渐的手指无意识摩挲着疏文边缘:"小姐这是...在教我如何向陛下进言?"

"杜大人是太子旧属。"苏婉儿直视他的眼睛,"太子废了,可陛下还要用人。

您若想在新局里站住脚,得让陛下看见,您不是旧太子的人,是能帮陛下破局的人。"

厅外的桃花被风掀起几片,落进杜鸿渐的茶盏。

他望着水面漂浮的花瓣,忽然笑了:"苏小姐说'共谋大计',不知苏氏想要什么?"

"苏氏要做陛下手里的刀。"苏婉儿的声音轻得像风,"这把刀能砍权臣,能削藩镇,但...绝不会砍向陛下。"

杜鸿渐沉默片刻,突然起身,将疏文郑重放在案上:"三日后早朝,臣会在陛下问起河北时,提到这疏文的来历。"

数日后的太极殿便殿里,李隆基站在窗前,指尖敲着紫檀书案。

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杜鸿渐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苏氏扶危郡主虽为女流,却通读兵书;其兄苏明远、苏明谦,皆在北军演武场得过头筹。

臣以为,若能让苏氏协理军政,既无党争之虞,又可制衡权臣..."

"苏守谦不过六品司户。"李隆基转身时,目光像一把刀,"他的女儿,能懂什么军国大事?"

"陛下可还记得去年关中蝗灾?"杜鸿渐垂首,"臣查过,苏氏在华州捐的治蝗方,正是出自这位郡主之手。"

李隆基的指尖顿住。

去年蝗灾来势汹汹,他连下三道诏书都压不住,最后竟是华州一个无名小吏递来的治蝗方解了急——原来那方出自苏府?

"朕记下了。"他重新坐回龙椅,声音里听不出喜怒,"退下吧。"

杜鸿渐退下时,后背已被冷汗浸透。

他望着殿外的日影,忽然想起苏婉儿昨日说的话:"陛下现在需要的,是能做事却不贪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