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风起幽州·棋先一步(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光弼的手指突然收紧,信笺在他掌心发出细碎的响。

他望着庙外的"安"字旗,喉结滚动:"你可知安禄山这半年调了多少粮草到渔阳?

三万石粟米,五千匹战马——他连过冬的皮裘都备好了。"

"所以阿姊让我带了这个。"苏明远掏出舆图,在地上铺开,"这是河北诸郡的粮道图,博陵的粮仓防备最松,您若能截下他的运粮队......"

庙外突然传来马蹄声。

李光弼猛地拽过苏明远,两人躲进供桌下。

透过木缝,他看见三个穿胡服的骑兵飞驰而过,腰间的弯刀在月光下泛着寒芒。

"三日后起兵。"李光弼的声音低得像叹息,"我收到消息了。"他抽出鱼肠剑,在舆图上划出一道线,"我在居庸关布了三千轻骑,你阿姊要的手书......"他咬破指尖,在信笺上按了个血印,"拿去吧。"

长安城的晨钟响到第七下时,苏婉儿正盯着系统界面的浮窗。"历史原线: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禄山于范阳起兵,河北诸郡望风而降。"浮窗边缘泛着红光,像要烧起来。

"兑换《军粮储备法》。"她轻声说。

系统蓝光一闪,一卷竹简出现在案头,竹简上的字迹正是她前世背过的《唐六典》注疏。

她提起笔,将"每郡设常平仓,存粮不得少于三年用度"几个字重重圈起,又在旁边添了句"范阳需设临时军仓,由信得过的人看管"。

"阿姊,兵部的杜员外郎来了。"小丫鬟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苏婉儿将竹简塞进锦匣,又在匣底压了张素笺:"若欲防叛,当先固本。"

杜鸿渐跨进门槛时,靴底还沾着晨露。

他接过锦匣的手在抖,打开的瞬间眼睛发亮:"这......这是军储要策!"他翻到最后一页,突然顿住,"范阳设临时军仓?

好计!"他抬头看向苏婉儿,目光里带着探究,却只说,"某这就呈给圣人。"

太极宫的金銮殿里,皇帝将竹简拍在龙案上,震得茶盏跳了跳:"好!

好个'存粮三年'!"他扫了眼阶下的王敬之,"兵部左司郎中,你怎么看?"

王敬之向前一步,官服上的鹘衔瑞草纹在烛火里晃动:"圣人明鉴,范阳设军仓既可震慑逆贼,又能解河北驻军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