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榷场初开,寒鸦啄空栏(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老农捧着皮衣愣在原地,薛安都却低声道:“将军,这不是做赔本买卖吗?”

“赔本?” 辛弃疾望着胡商开始卸货,马背上的皮囊里露出风干的牛肉和奶酪。

“你看他马臀上的烙印,是北魏‘河阳牧’的记号,这批货定是拓跋仁麾下的军官私自来贩的。咱们此时让点利,是为了钓出后面更大的鱼来。”

暮色降临时,榷场终于有了些人气。

大宋的茶商与北魏的盐贩在栅栏边讨价还价,一个胡姬用银刀剖开羊胛骨,分给围观的南朝孩童,骨头上的油星溅在了孩童们补丁摞补丁的衣襟上。

辛弃疾正要离开,却被属官拉住:“将军,刚才那胡商偷偷塞给我这个。”

是块刻着狼头的木牌,背面写着 “下月送良马三十匹”。

他摩挲着木牌的纹路,给旁边呆愣着的薛安都解释《孙子》“利而诱之” 的注解,抬头望见西天的晚霞正染红淮河,像极了濉口之战时的血色。

“告诉弟兄们,夜里多派哨探,” 他将木牌揣进怀里,“但别惊动他们。”

薛安都称诺,离去安排。

当寒鸦再次落在榷场栅栏上时,嘴里叼着的不再是枯枝,而是茶商掉落的茶梗。

远处传来胡商的马头琴声,混着大宋商贩的算盘响,在渐浓的暮色里织成一张无形的大网。

十日后。

盱眙榷场的木栅栏外,新栽的榆树苗刚抽出三两片嫩叶,却已被往来的马蹄踩得歪歪斜斜。

惊蛰过后的第二个集市日,辛弃疾带着薛安都巡视时,正撞见两个高车汉子蹲在栏外磨刀,青铜刀面映出他们辫梢的铜铃 —— 那是西域于阗国的工艺,却被他们用麻绳缠得只剩半片铃舌。

“将军你看,” 薛安都指着交易区,二十个摊位总算摆满了七成,却泾渭分明得像画了道无形的线。

大宋商人的绸缎、茶叶、瓷器占了东半边,西半边则挤着北魏的皮毛、胡商的香料和高车人的铜器。

最角落的摊位空着,只堆着些发黑的桦树皮,旁边插着块木牌,用鲜卑文写着 “乌洛侯”,显然是来自东北方遥远的乌洛侯国。

一个穿赭石色长袍的吐谷浑人正用骨尺量一匹吴绫,指腹刮过布面的暗纹时,突然转头对大宋布商嚷嚷。“这凤凰尾巴的纹路不对,你们偷工减料!”

𝙄 𝐁 𝑸 𝙶. v 𝙄 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