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老石头也学会了偷听(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指尖的触感并非冰冷坚硬,而是一种极细微的、仿佛砂纸摩擦过最敏感皮肤的粗糙。

苏瑶的心跳漏了一拍。

她戴着三层防护手套,理论上绝不可能感知到螺栓本身的材质,这种触感,是从扳手、螺栓、再透过层层阻隔传递而来的震动。

她缓缓收回手,摘下护目镜,凑近了那枚刚刚被拧松的六角螺栓。

没有异常。

她又看向螺栓固定的那块厚重铅化玻璃保护罩,以及罩子下方静静躺着的、磨盘大小的石英晶格。

讲述站的地基深达百米,这片由数百块高纯度石英晶格组成的阵列是整个站点的根基,也是其最核心的秘密。

它们是X819号人工智能的数据储存介质,也是许墨留下的、最无法理解的遗产。

日复一日的检查,更换老化的保护罩,记录晶格的折射率,这是一份被所有人,包括苏瑶自己,都视为养老的闲职。

然而今天,一切都变了。

苏瑶的目光死死锁定在保护罩下的石英晶格表面。

在强光灯的照射下,一道几乎无法用肉眼察觉的痕迹,像一根蛛丝,从晶格边缘延伸向中心。

裂纹?

不可能。

这种强度的石英晶格,就算用高能激光持续照射一个月,也未必能留下痕迹。

地基的应力结构稳定得像一块铁,绝不可能导致物理性损伤。

她的心沉了下去,立刻启动了随身携带的便携式显微扫描仪。

探头贴上保护罩,目镜中,那道“蛛丝”被放大了千百倍。

苏瑶的呼吸瞬间凝滞。

那根本不是裂纹。

裂纹的走向是混乱的,是物质屈服于暴力的无奈呐喊。

而眼前的景象,却是一幅拥有惊人秩序的画卷。

那道痕迹由无数更细微的转折构成,每一个角度、每一段长度,都遵循着某种严苛的数学规律,形成一种不断自我重复、无限嵌套的分形结构。

它看上去……像某种编码,或者说,像一段乐谱。

一种毛骨悚然的熟悉感攫住了她。

苏瑶颤抖着手,接通了与主控室的内部线路。

“X819,”她的声音干涩,“调取你72小时前上传的全球风频数据,特别是关于‘季风之眼’的特殊录音,转换成波形图,发送到我的终端。”

“指令已收到,苏瑶主管。”AI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稳。

三秒后,一张复杂的波形图出现在她眼前。

苏瑶的瞳孔缩成了针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