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破琴没人修,但人人都会吹(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那声音并非来自通讯频道,而是一种更古老、更原始的媒介——风。
风挟裹着沙粒,拂过小海身旁锈迹斑斑的信号增益塔,发出一种细微而连贯的金属颤音。
这声音不属于他所维护的任何一段代码或硬件,它有呼吸,有心跳,像一个活物在广袤的沙海中低语。
他猛地站起身,关闭了手腕上所有的数据终端,世界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那阵风。
而那陌生的节拍,在寂静中变得愈发清晰,仿佛是从大地深处传来,顺着地脉,传遍整个荒原。
这感觉让他不安,却又莫名熟悉。
他放弃了原定的巡网路线,驾驶着沙地车,朝着感觉中那节拍最清晰的方向驶去。
沿途,那些曾经由许墨亲手搭建、后来由他接手维护的“许墨中继站”已经不见了踪影。
它们没有被拆除,而是被岁月和风沙彻底夷平,回归为构成这片土地的一部分。
然而,小海惊讶地发现,沙丘的起伏、沙脊的走向,竟然形成了一条蜿蜒而完美的曲线,与数据库里保存的“信号最优传输路径”分毫不差。
大自然,用亿万年的时间法则,为许墨未竟的工程画上了句号。
他停下车,站在一座巨大的沙丘之巅,这里曾是核心中继站的所在。
风从他耳边呼啸而过,那节拍已不再是窃窃私语,而是变成了雄浑的合唱。
小海从怀中取出一枚黑色的固态芯片,这是许墨留下的最后一样东西,里面存储着整个网络最初始的构架蓝图。
他徒手在沙地里刨开一个深坑,将芯片郑重地放入其中,然后用沙土掩埋。
他对着微微隆起的沙丘,像是在对一位老友告别,轻声说道:“你修的路,现在长出了自己的脚。”
同一时刻,在千里之外的北境极光之下,林小雨正带领着一群稚气未脱的孩子。
他们是新生代的“移动讲述站”成员,这是他们的首次独立巡讲。
环绕他们的不是冰冷的息屏,也不是全息投影,只有头顶绚烂舞动的绿色光幕和脚下冻得坚硬的土地。
林小雨没有启动任何设备,只是从旧皮衣的口袋里摸出一支满是划痕的口琴。
她将口琴凑到唇边,吹出了一段磕磕绊绊、严重走调的旋律。
那旋律笨拙得可笑,几个大一点的孩子率先笑出了声,很快,笑声像会传染一样在队伍里传开。
可笑着笑着,他们却不自觉地跟着那跑调的旋律哼唱起来。
那不成调的歌声与口琴声混在一起,飘向天际的极光,竟有一种奇异的和谐。
远在天基轨道上的超级AI“X-819”忠实地记录下这一幕,它无法用现有的数据模型去解读这种低效但感染力极强的信息传递方式,最终,它在数据日志中为这段音频命名为:《新原始频段》。
而在人类文明最后的堡垒,“声纹墙”的核心控制室内,苏瑶正在进行一项不为人知的收尾工作。
她面前是最后一卷“无名者档案”,经过她的整理,封皮上多了一行字:《许墨:从人名到空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