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破喇叭不响,但墙会传话(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风暴是在午夜降临的。
第九营地的临时负责人陈默蜷缩在翻修中的旧避难所里,听着铁皮屋顶被狂风和暴雨敲打出的密集鼓点。
铁锈和泥土的腥气混杂着冰冷的湿气,从每一个缝隙里钻进来。
就在他以为这栋摇摇欲坠的建筑随时会散架时,另一种声音突兀地挤进了风雨的交响。
那是一种低语,稳定而清晰,仿佛有人正贴着墙壁用单调的语速说话。
陈默的汗毛瞬间倒竖,他屏住呼吸,循声摸索到一面刚刚撬开内层护板的承重墙。
声音正是从那里传来的。
墙体内部,并非他预想中的钢筋水泥,而是密密麻麻、排列无序的废弃电路板与金属网。
风声灌入墙体空腔,穿过这些复杂的结构,竟组合成了一段完整的语音——“K - 7区域能源调度指令……优先级,最高……即刻执行。”陈默脸色煞白,这是一条他从未在任何记录中见过的指令,来自一个早已被遗忘的时代。
他颤抖着手,用个人终端录下了这鬼魅般的回响。
几乎是闯进小海的实验室时,陈默的声音还在发抖。
小海,这位营地里最顶尖的数据分析师,只是平静地接过音频,戴上耳机。
几分钟后,他摘下耳机,眼神里没有惊恐,而是燃起了一种近乎狂热的光芒。
“这不是录音,”他断言道,“墙体本身没有储能单元,它只是一个被动装置。”他调出音频的声谱图,指着上面一段段规律的波峰和波谷,“你看,这是风噪,这是雨点撞击,而这段‘语音’,它的频率与风穿过特定金属缝隙时产生的涡流共振频率完全吻合。陈默,这面墙不是在播放信息,它是在‘读取’信息。有人将数据编码进了墙体的物理结构里,而风,就是那根读写磁头。”
这个惊人的结论被立刻上报至中央AI“X - 819”。
结果远超所有人的想象。
在接下来的四十八小时内,X - 819通过比对全球范围内的建筑声学遥感数据,发现了至少十七处位于不同废弃营地的老旧建筑存在着类似的“声纹墙”结构。
它们唯一的共同点是,一位名叫许墨的工程师,都曾在那些营地短暂停留过。
更令人不寒而栗的发现接踵而至:这些墙体不仅能“播放”,更能“记录”。
当有人在墙前用特定的频率和音量低声说话,声波的振动会被墙内纠缠的金属网捕获,转化为极其微弱的电流,最终被夹层中一种特殊的矿物晶体以电荷形式储存起来。
X - 819为其赋予了一个正式的代号——“大地耳”。
小海立刻带队返回第九营地,对这面墙的存储功能进行实地测试。
他选择了一段最简单、也最绝望的信号:“求救……坐标……第九营地……重复,求救……”他们连续输入了三个小时,直到晶体分析仪显示墙内的电荷达到了一个微弱的饱和峰值。
随后,他们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七天后,一场毫无征兆的沙暴席卷了这片戈壁,营地与外界联系的微波中继站被瞬间摧毁,信号完全中断。
恐慌在蔓延,所有人都成了与世隔绝的孤岛。
就在这时,十里外一辆正在执行巡逻任务的装甲车,其外部环境传感器突然接收到了一段奇怪的节拍信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