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老子不签到,但路修到了(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忽然,她在一页烧焦的纸张角落,发现了一行几乎无法辨认的公式:“介质共振=意志×时间”。
这行字更像一句呓语而非科学公式。
但苏瑶却如遭雷击。
她立刻将公式输入超算,并导入了第十二营地最新的地质勘探数据、风力模型和沙丘形态参数。
她假设,“意志”是一个代表特定信息序列的常数,“时间”是风力作用的周期。
模型开始疯狂运转,屏幕上无数数据流倾泻而下。
几分钟后,一个匪夷所思却又逻辑自洽的理论模型构建完成。
苏瑶将其命名为“声波导引沙丘”理论。
该理论指出,在特定风速和风向的持续作用下,特定形态的沙丘群可以形成一个巨大的天然谐振腔,将极低频的声波信号转化为定向的、可携带信息的次声波,沿着地层介质传播,几乎不受电磁屏蔽的影响。
她颤抖着将这篇突破性的论文上传到公共知识库。
几乎在提交成功的瞬间,论文就被一个最高权限的标签锁定。
X-819的系统附注冰冷地显示在侧:“该模型与已部署的‘盘古’第三代野战通讯协议核心理论一致。验证通过。”
苏瑶瘫坐在椅子上,望着窗外,许墨的形象在她脑海中变得既清晰又模糊。
他不仅预见了今天的困境,甚至早已将解决方案刻入了自然法则之中。
荒漠中,突如其来的强风迫使“探路者”小队放弃穿越“静默带”,躲入一处被风沙侵蚀出的天然岩穴里。
夜幕降临,风声呼啸,仿佛鬼哭狼嚎。
就在这万籁俱寂的间隙,一阵微弱、断续的回响从岩壁深处传来。
那……是许墨的声音。
“……当聚变核心的能量输出跌破临界阈值时,传统的重启方案将导致连锁性过载。唯一的办法,是利用备用能源,反向激励中子发生器,制造一次可控的‘能量脉冲’,从而‘唤醒’休眠的等离子体……”
录音没有源头,没有设备,就像是石头自己在说话。
内容却让小队中的能源专家面如死灰——这正是他们当前面临的、悬而未决的全球能源危机中最棘手的难题之一,而许墨给出的方案,精准得令人毛骨悚然。
技术员立刻对岩壁进行成分分析。
很快,他在显示屏上指着一排微小的光点:“队长,你看!岩体内部嵌有微量的放射性尘埃,是‘锝-99’的衰变产物。它们的排列方式……与许墨博士早期研发的‘记忆晶体’原型,结构完全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