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正说着,越人阿月抱着个竹筐进来,筐里是越人新发明的“竹丝滤水器”,竹丝编成的滤网细密,能滤去水中泥沙,连小虫都漏不过。
“墨先生,这个能登专利不?”阿月指着滤水器,竹丝上还沾着巢湖的水,“俺们越人用它滤水喝,比陶滤器轻,好带,走山路也不怕摔。”
庐江织坊,赵老实戴着新领的“工造铜牌”,正给越人织工演示“多色织梭”。
梭子的阶梯槽在阳光下闪着铜光,三色线各走各的道,织出的“越霞锦”红是红,蓝是蓝,像劈开的朝霞,比以前单色织的鲜亮多了。
有个老织工酸溜溜地说:“不就是个梭子嘛,还能得铜牌,我织了三十年锦,也没见给个啥。”赵老实没理他,只顾着教。
阿月父亲骆越摸着梭子上的专利刻字,问道:“赵师傅,这梭子越人想买了自己用,得给多少‘专利米’?”
赵老实挠头想了想,想起科研局教的“专利分成法”:“按织出的锦匹算,一匹给我半升稻就行。俺还能教你们修梭子,不要钱,保准你们会用。”
骆越爽快答应:“好!公平。”
长安染署,老周正把新领的“蜜蜡固色剂”专利木牌挂在染缸边。
牌上除了编号,还刻着他的染缸图案,像个歪歪扭扭的小房子,看着亲切。
陈阿娇忽然领着尚方署丞进来,手里提着个锦盒:“老周,这是‘染匠模范’。”
打开盒,里面是铜制的小染缸,上刻着蜜蜡固色的步骤,像个精致的玩具。“以后你的法子就刻在这上面,发给各染坊,每用一次,给你匀半升染料钱,算专利分成——让你知道,好手艺能换好日子。”
老周捧着木牌和铜缸,忽然红了眼眶。他想起年轻时走南闯北学染艺,总怕师父留一手,更怕徒弟偷师,夜里都睡不踏实。如今朝廷给撑腰,手艺能光明正大地“卖”,比藏着掖着踏实多了。“谢太后!俺这就把法子写在锦纸上,字歪也不怕,清楚就行!”
暮色漫过长安城时,科研局的“专利公示墙”刚刷好。
墙用锦灰拌石灰砌成,白得晃眼,上面用朱笔写着首批登记的十项专利:赵老实的水力织机、桑小娥的移栽器……每项都画着简图标明用途,像张热闹的“发明赶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