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还是个多情的小种子选手(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周红衣唏嘘不已,那些年她有任何事找郑文苑,她都能帮她想到办法。
她有什么想吃的,一找郑文苑,她也能帮她弄到。
有时候她都觉得郑文苑无所不能,小小的身子大大的能量。
郑文苑赧然道:“红衣姐,你可千万别这么说,你当初也帮了我们很多,自从你来了,我家的衣服再也没有短缺过。”
每年周红衣回家探亲,,郑文苑总会拜托她帮忙采购,特别是布,周红衣都是找她爸拿的瑕疵布,给她家省了一大笔钱,这也是个大人情。
“咳,这算什么,顺手的事情。”
别人可能买布困难,可她全家都在棉纺厂上班,弄些瑕疵布不过是利用自家的一点便利,她从未觉得这是什么了不起的举动,只当是帮朋友的小忙。
在她心里,郑文苑给予她的陪伴与帮助,远远不是这些能够衡量的,相比之下,自己做的这些实在是微不足道,不值得她如此挂怀。
郑文苑微微颔首,不再多言。
她清楚周红衣的性格,看似大大咧咧,实则重情重义,好朋友间不用算的太清,放在心里即可。
周红衣带她逛了淮国旧、周浦老街、外滩等等。
周红衣见郑文苑对便宜的布感兴趣,不解道:“苑苑,你买这种布干嘛?老旧又不好看。”
郑文苑偷偷告诉她:“我想买点拿去卖,赚点中间差价。”
周红衣若有所思,回去后对郑文苑口吻委婉:“苑苑,你是想卖到乡下去?”
她瞧见郑文苑看中的布不但便宜,还结实耐用,花色也老土。
郑文苑点点头:“对。”
她不是卖,而是买点准备去换。
“我们厂里有一批瑕疵的确良,你要不要?”
的确良在国内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曾经还发生过把商店的橱窗玻璃都挤塌,造成一死六伤的事故。
据说主席的专列在海市停靠时,很多乘务员都要跑去购买的确良布料。
为了解决民众需求,1972年华国斥资近三亿美元,从浪漫之国引进生产设备,将化纤厂房建在辽宁省奉天。
今年一月份,辽化生产出了第一块国产“的确良”。
华国人从此由“人均三尺布”一步跃入“人均七尺布”,华国也从此开始摆脱对进口化纤原料的依赖。
第一棉纺织厂进了大批涤纶短纤维,生产中难免会因设备调试、工人操作熟练度以及原材料细微差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致使部分布料在印染、纺织纹理或者尺寸规格上出现一些瑕疵。
因此库房里放了大量的瑕疵布。
既然是这种情况,还有什么好说的,郑文苑当然要了。
她没敢要很多,怕给周红衣带来麻烦,不过她本钱也不多,还得留着钱去进货。
的确良布是1.5元一尺,外加一尺布票,黑市布票大约三角一尺,而纺织厂的瑕疵布是一元一尺,郑文苑各种花色都挑了一些,买了五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