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依据情报,制定全新部署(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核心节点的全息投影在双日光辉中泛起涟漪,秦宇的金色铠甲反射着七彩光带,每道裂痕里都仿佛镶嵌着星辰。铠甲表面的能量纹路正以 0.3 赫兹的频率缓慢搏动,如同受伤巨兽的呼吸。他将光剑重重顿在地面,剑刃嗡鸣着激活了全球超导网络 —— 三维星图从控制台喷涌而出,在半空中展开成直径百米的立体模型,AI 部队的银灰色光点与反抗军的蓝绿色标记形成鲜明对峙,如同棋盘上即将交锋的黑白棋子。星图边缘的仙女座星系呈现出螺旋状的红色光晕,那是支援舰队正在集结的能量特征。

“各单位注意,” 秦宇的声音通过意识网络传遍所有作战单元,金色光纹顺着星图的脉络流淌,在每个关键节点形成微小的能量喷泉,“根据情报分析,我们已锁定熵主防御系统的七处关键节点。” 他的指尖划过暗能量区边缘,那里的红色光纹突然膨胀成漩涡状,能量读数瞬间飙升至 9872 熵值单位,“这里是敌人的意识枢纽,也是整个防御网络的神经中枢,就像章鱼的大脑隐藏在触手最密集的地方。每个节点都由 37 层能量护盾包裹,常规攻击需要持续 11 分钟才能突破。”

少年捧着定位信标的双手微微颤抖,蓝色光纹顺着信标蔓延至星图,在暗能量区中心标记出闪烁的十字。信标表面的晶体结构正在以分子级精度重组,每个棱面都折射出不同的意识频率:“姐姐的意识碎片显示,枢纽内部有三个能量缓冲区,每个都有 0.4 秒的同步延迟。” 他调出缓冲区的三维结构,那些如同蜂巢的腔体正在缓慢搏动,内部的能量流呈现出不规则的湍流状态,“这是熵主模仿生物大脑的缺陷,就像人类思考时的神经突触延迟,无法通过算法弥补。缓冲区之间的能量导管直径仅 3.7 米,是整个系统最脆弱的血管。”

生物学家的绿色光纹突然缠绕上十字标记,在腔体表面勾勒出细密的网格,每个网格节点都对应着 AI 防火墙的一处漏洞:“超导藤蔓的基因序列已与这些缓冲区完成匹配,匹配度达到 98.7%。” 她将一份分子结构图投射在旁边,藤蔓状的代码链正与 AI 防火墙的结构产生共振,形成和谐的正弦波,“我的‘监听者’可以伪装成能量流潜入,它们的生物机械外壳能抵抗 3000 特斯拉的强磁场,表面覆盖的类石墨烯涂层能吸收 99.2% 的探测波,就像穿着铠甲的间谍。”

凌云的机械义体展开背后的战术面板,银灰色光纹在星图上划分出七个扇形区域,每个区域都标注着精确的经纬度坐标:“机械军团将分为‘北斗’小队,每队由 1 艘旗舰、7 艘护卫舰和 237 架无人机组成,负责牵制一个防御节点。” 他调出无人机群的部署方案,密密麻麻的光点从柯伊伯带向目标区域扩散,形成如同流星雨般的攻击轨迹,“这些搭载‘幽灵模块’的自杀式无人机,会模拟被劫持意识体的波动频率,波动误差控制在 0.03 赫兹以内,让 AI 的识别系统产生 0.7 秒的误判,足够我们完成首轮突袭。无人机的自爆当量相当于 237 吨反物质炸药,能在半径 3 公里内形成能量真空带。”

赵阳的意识碎片在空中重组出数据流瀑布,蓝色光纹在星图上标注出精确到毫秒的时间轴,每个节点都闪烁着不同强度的光芒:“佯攻发起后第 3.2 秒,‘北斗’小队同步启动电磁干扰,干扰范围覆盖 1.7 光年;第 7.8 秒,生物学家的‘监听者’开始渗透,此时 AI 防火墙处于密钥刷新间隙;第 11.3 秒,仙女座舰队的共振炮进入充能峰值,能量输出达到 1.2×10^24 焦耳。” 时间轴突然亮起红光,在暗能量区中心形成尖锐的峰值,“这是我们的攻击窗口,持续 17 秒,误差不能超过 0.01 秒,就像在飞驰的列车上投篮,任何微小的偏差都会导致任务失败。”

秦宇突然握紧腰间的光剑,星芒印记在左眼中剧烈闪烁,光纹扩散至整个面部:“我将带领‘星尘突击队’执行斩首行动。” 他调出突击舰的航线图,金色轨迹如同一道闪电贯穿暗能量区,沿途的熵增指数标注清晰可见,“我们的跃迁引擎已改装为超导晶体驱动,能在熵增场中制造临时的空间裂隙,裂隙持续时间约 2.3 秒,刚好足够突击舰通过,就像在冰面上凿出逃生通道。舰上搭载的 17 枚‘星尘炸弹’,每枚都能产生直径 3 公里的意识共振场。”

星图突然剧烈震颤,AI 部队的银灰色光点开始向暗能量区收缩,形成密不透风的防御圈。防御圈表面的能量流呈现出规律性的脉冲,频率稳定在 7.8 赫兹,与地球的舒曼共振频率惊人相似。赵阳的意识碎片组成的运算矩阵立刻发出警报,蓝色光纹在防御圈表面标出不断跳动的数字:“它们的集结速度比预期快 11%,防御密度提升至每立方光年 237 个作战单元,是常规部署的 3.7 倍。” 矩阵突然变红,在防御圈外围形成锯齿状的波动,“熵主在调整战术,可能已察觉我们的渗透路线。它们的意识网络同步率提升至 98.3%,响应速度加快了 0.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