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夜读诗经之二七四《执竞》(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4. 皇:美,这里指上帝对成王、康王的嘉许。
5. 奄有:尽有,完全占有。
6. 斤斤:明察的样子。
7. 威仪:祭祀时的礼仪容止。
译文
勇猛威武的周武王,他的功业举世无双。
成王康王也很显赫,上天对他们是赞赏。
从那成王和康王开始,就完全拥有了四方,他们明察秋毫很贤良。
钟鼓敲得咚咚响,磬管奏出乐声锵,天降福禄多又广。
降下大福多又大,礼仪容止很端庄。
神灵享受祭品醉又饱,福禄不断降身旁。
《执竞》作为《诗经·周颂》中的经典篇章,诞生于西周昭王时期,是一首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祭祀乐歌。在那个重视宗法礼制与祖先崇拜的时代,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生动地展现了周人对祖先的缅怀追思、对先辈功业的敬仰歌颂,以及对周王朝未来发展的美好祈愿,宛如一幅穿越时空的历史画卷,为后世打开了一扇窥探西周时期政治、文化与社会风貌的窗口。
一、深邃厚重的主题思想
这首诗以祭祀周武王、周成王和周康王三位先王为核心,字里行间满溢着对他们开国拓疆丰功伟绩的歌颂之情。从周武王的英勇崛起,率领部众推翻殷商统治,建立起崭新的周王朝,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到周成王和周康王时期,延续先王的治国理念,推行德政,实现了“成康之治”的盛世局面,使周王朝的统治得以稳固和拓展。诗中通过对三位先王功业的回顾与赞美,不仅表达了周人对祖先的深深缅怀、崇高敬意与热烈赞美,更蕴含着祈求祖先在天之灵庇佑后代子孙福寿安康、周王朝永远昌盛繁荣的深切愿望。这种对祖先的崇拜和对天命的敬畏,贯穿全诗,成为周人精神信仰的重要支柱,也深刻影响着后世中国人的家族观念和文化传承。
二、严谨有序的结构层次
全诗共十四句,布局精巧,层次分明,可清晰地划分为两个有机结合的层次,从不同维度丰富和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1. 第一层(开头至“斤斤其明”):开篇便以“执竞武王,无竞维烈”的豪迈语句,将周武王的勇猛形象和其无可比拟的丰功伟绩鲜明地呈现在读者眼前。“执竞”二字,精准地刻画出武王在战场上勇往直前、无畏无惧的英勇姿态,而“无竞维烈”则高度概括了他建立周王朝这一震古烁今的伟大功业,凸显其功绩的无人能及。随后,“不显成康,上帝是皇”笔锋一转,将视角投向周成王和周康王时期。“不显”意为“大显”,强调成康之治的辉煌成就得以彰显,而“上帝是皇”则表明他们的治理得到了上天的认可与赞誉,赋予了成康之治一种神圣的色彩。最后,“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进一步展开描绘成康时期的盛世景象,周王朝疆域辽阔,覆盖四方,君王英明睿智,治理有方,将国家带入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这一层通过对三位先王功业的依次叙述,为下文祭祀场景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
2. 第二层(“钟鼓喤喤”至结尾):这部分由对先王功业的追忆转向对祭祀场景的细致描绘。“钟鼓喤喤,磬莞将将”,诗人运用生动的叠词,将祭祀时钟鼓齐鸣、磬管和奏的盛大场面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营造出庄严肃穆、神圣庄重的氛围,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祭祀仪式的隆重与神圣。紧接着,“降福穰穰,降福简简”描绘了上天降下丰厚福泽的盛大场景,“穰穰”形容福泽众多,“简简”则表示福泽广大,寓意着祖先的庇佑和上天的恩赐源源不断。最后,“威仪反反。既醉既饱,福禄来反”进一步强调祭祀仪式的庄重肃穆,参与者在庄重的仪式中感受到神灵的存在,酒足饭饱之后,期待着福禄再次降临,表达了对神灵庇佑周王朝的坚定信念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