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夜读诗经之二五四《板》(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治国谋略如此短浅,因此我要大声劝谏!

上天正降灾多难,莫要放纵寻欢!

天下正陷动荡,莫要轻慢空谈!

政令温和,百姓方能和睦;

政令败坏,百姓必受摧残。

我与你职责不同,却同为朝廷大臣。

我诚心与你谋划,你却傲慢轻听。

我的话切实可行,莫当作玩笑之语!

古人云“要向樵夫问计”,何况我乃忠臣!

上天正施暴虐,莫要嬉戏胡闹!

我一片恳切忠言,你却轻狂浮躁。

非我老来糊涂,你把忧患当笑!

若纵容恶行蔓延,终将病入膏肓,无可救药!

逐联深度赏析

首联:上帝板板,下民卒瘅……是用大谏

? 内容:以“上帝”隐喻周厉王,直指其乖戾统治导致百姓深陷苦难。“出话不然”“为犹不远”揭露其政令荒谬、治国短视;“靡圣管管”“不实于亶”痛斥其无视圣贤、背信弃义。诗人以“大谏”表明写作初衷,直言不讳,如惊雷破局。

? 手法:

? 隐喻与对比:用“上帝”的神圣性反讽周王的昏庸,“下民”的苦难与“上帝”的暴虐形成强烈反差,凸显阶级矛盾。

? 因果递进:从“板板”的行为到“卒瘅”的后果,再到“大谏”的行动,逻辑链条清晰,情感层层递进。

? 情感:开篇即迸发愤慨与忧思,对统治者的批判毫不留情,对百姓的怜悯溢于言表,奠定全诗“哀民生之多艰,怒王政之荒悖”的基调。

颔联:天之方难,无然宪宪……民之莫矣

? 内容:以“天之方难”“天之方蹶”暗喻社会危机四伏,警告周王切勿在灾乱中放纵享乐(“宪宪”“泄泄”)。诗人提出治国良方:政令温和(“辑”)则百姓和睦,政令败坏(“怿”)则民生凋敝,正反对比凸显仁政的重要性。

? 手法:

? 借天喻政:以“天难”“天蹶”象征人间灾乱,将自然现象与政治危机关联,强化劝谏的权威性。

? 假设论证:通过“辞之辑/怿”的两种假设,推导出“民之洽/莫”的结果,逻辑严密,说服力强。

? 情感:忧国之情溢于言表,“无然”二字如长辈训诫,急切中透着对君王执迷不悟的痛心。

颈联:我虽异事,及尔同僚……询于刍荛

? 内容:诗人自陈同朝之谊,表明进谏乃职责所在(“我即尔谋”),却遭周王傲慢对待(“嚣嚣”)。诗人以“先民有言”佐证谏言的合理性,强调即便卑微如樵夫亦有可取之见,暗讽周王拒谏的愚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