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夜读诗经之二三二《渐渐之石》(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 烝:众。

? 离:通“丽”,附着。

? 毕:星宿名,即毕宿。

? 俾:使。

? 滂沱:大雨貌。

? 他:其他,指别的事。

译文

高高耸立的山石,多么高峻啊。山川辽阔遥远,行程多么漫长啊。军人向东出征,无暇顾及早晨了。

高高耸立的山石,多么险峻啊。山川辽阔遥远,何时才能走到尽头啊。军人向东出征,无暇顾及出险了。

白蹄子的猪群,纷纷涉水过河了。月亮靠近毕宿,就要下大雨了。军人向东出征,无暇顾及其他了。

逐联赏析

第一章

“渐渐之石,维其高矣。”诗歌开篇,目光便被那高耸入云、险峻巍峨的山石所吸引。“渐渐”一词,生动地描绘出山石层峦叠嶂、陡峭嶙峋的模样,它们仿佛是大自然设下的重重关卡,横亘在东征将士的征途之上。这高耸的山石,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呈现,更象征着将士们行军途中所面临的艰难险阻,每一步攀登都充满了挑战与艰辛,仿佛预示着这场东征之路将布满荆棘。

“山川悠远,维其劳矣。”当将士们抬头眺望,映入眼帘的是连绵不绝的山川,道路漫长而遥远,似乎永无尽头。“悠远”二字,将山川的广袤无垠和路途的漫长之感渲染得淋漓尽致。在这漫长的征途中,将士们翻山越岭,长途跋涉,身心俱疲。“维其劳矣”直白地倾诉出他们内心的疲惫与劳苦,每一步前行都承载着无尽的艰辛,那沉重的步伐和疲惫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

“武人东征,不皇朝矣。”在这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将士们肩负着东征的使命,日夜兼程,马不停蹄。“不皇朝矣”表明他们连短暂的休息时间都难以获得,天还未亮便又踏上征程,在险峻的山川和漫长的道路间穿梭。他们的身影在晨曦与暮色中显得如此渺小,却又如此坚定,为了国家的使命,默默承受着这一切。

第二章

“渐渐之石,维其卒矣。”此章再次聚焦于那险峻的山石,“维其卒矣”进一步强调了山石的陡峭难行。与首章不同的是,这里的描写更加深入,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将士们在攀登陡峭山石时的艰难与挣扎,每一块嶙峋的岩石都可能成为他们前进的阻碍,每一步攀爬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山川悠远,曷其没矣?”面对依旧漫长看不到尽头的山川,将士们心中不禁涌起一阵迷茫与困惑。“曷其没矣”,他们发出了内心的疑问,这场漫长的行军究竟何时才能结束?终点又在何方?这种对行军终点的迷茫,如同沉重的阴霾,笼罩在他们的心头,使他们在身体疲惫的同时,又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

“武人东征,不皇出矣。”将士们不断地向着东方深入前行,“不皇出矣”表明他们在这艰难的征途中,根本无暇顾及退路。他们只能勇往直前,哪怕前路充满未知与危险,也只能咬着牙,一步一步地朝着未知的方向迈进,那份无奈与坚定,让人动容。

第三章

“有豕白蹢,烝涉波矣。”诗的开篇描绘了一个奇特的自然现象:一群长着白色蹄子的猪,纷纷涉水而过。这看似平常的场景,却有着深刻的寓意。在古代,这种现象被视为不祥之兆,成群的猪涉水而过,象征着行军之路将充满艰难险阻,如同猪在水中艰难前行一般,将士们的征程也将充满波折。

“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接着,诗人又将目光投向天空,当月亮靠近毕宿时,预示着滂沱大雨即将来临。这一天文现象的描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刻画,更是对行军艰难的进一步烘托。大雨将至,道路将变得泥泞不堪,这无疑会给将士们的行军增添更多的困难,他们不仅要面对险峻的山川和漫长的路途,还要在恶劣的天气中艰难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