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夜读诗经之二二三《角弓》(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8. 老马反为驹:老马当作小马使唤,比喻轻慢贤者。

9. 如食宜饇,如酌孔取:饮食应吃饱喝足,饮酒需适量,比喻治民应适度。

10. 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不必教猿猴爬树(因其本会),如泥涂附于地(自然易成),比喻政令应顺应本性。

11. 小人与属:百姓会归附。

译文

赤红山角弓,松弛便翻转。兄弟与姻亲,莫要太疏远。

你若疏远人,百姓就效仿。你若行教化,百姓也跟着。

和睦好兄弟,相处宽和多。不睦兄弟间,相互伤害多。

百姓中有不良者,彼此抱怨在一方。接受爵禄不谦让,轮到自己理当亡。

老马当作小马使,不念后果太荒唐。饮食应当求饱足,饮酒需取适量尝。不必教猿去爬树,如泥涂地自然附。君子若有美善谋,小人也会来归附。

说明

此诗出自《诗经·小雅》,以角弓起兴,告诫贵族兄弟应和睦相处,避免因疏远引发矛盾,进而影响民风。诗中通过对比“令兄弟”与“不令兄弟”的后果,强调统治者以身作则的重要性,风格古朴,富含训诫意味。

《角弓》作为《诗经·小雅·鱼藻之什》里的经典篇章,虽仅有五章,每章八句,却以其简洁而有力的笔触,构建起一个充满哲思与关怀的诗意世界。这首诗宛如一面镜子,映照出当时社会的种种现象,通过对角弓、老马等事物的精妙比喻,深入探讨了兄弟关系、社会风气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关系,蕴含着深厚的现实意义与人文情怀。

一、诗歌内容与结构

(一)第一章:角弓为喻,兄弟相亲

诗歌开篇,“骍骍角弓,翩其反矣”,一幅工匠精心调教角弓的画面跃然眼前。角弓经过反复调校,才能在拉开后恢复原状,发挥最佳性能。诗人借此起兴,将角弓的特性与兄弟关系巧妙类比,寓意兄弟之间也需用心经营、和睦相处,才能亲密无间。“兄弟婚姻,无胥远矣”,直截了当地点明主题,强调兄弟之间不应疏远,要珍惜这份血脉亲情,如同角弓的紧密构造一般,相互依存。这一章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呼吁人们重视兄弟关系,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二)第二章:上行下效,风气所系

“尔之远矣,民胥然矣。尔之教矣,民胥傚矣”,诗人将视角从兄弟关系拓展到整个社会层面。指出如果兄弟之间相互疏远,百姓们就会纷纷效仿,进而导致社会风气的败坏。反之,若能以身作则,以良好的品德和行为教育民众,民众也会积极追随。这一章深刻揭示了上层人物的行为对社会风气的深远影响,强调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呼吁社会的上层人士要肩负起引领良好风气的责任。

(三)第三章:兄弟和与不和,社会影响各异

“此令兄弟,绰绰有裕。不令兄弟,交相为瘉”,诗人在此处进一步阐述兄弟关系对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和睦的兄弟相处融洽,生活宽裕,能为社会带来正能量,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而不和睦的兄弟则相互伤害,引发矛盾冲突,破坏社会的和谐与安宁。通过这种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和谐兄弟关系的价值,也警示人们要重视家庭关系的维护,因为它关乎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四)第四章:批判不良行为,呼吁品德修养

“民之无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让,至于己斯亡”,这一章将批判的矛头指向社会上的不良行为。诗人谴责那些品行不端的人,他们相互怨恨,为了争夺爵位而不择手段,完全不顾及道德和礼仪。诗人尖锐地指出,这种自私自利、争权夺利的行为最终只会导致自身的灭亡。在这里,诗人呼吁人们要有良好的品德修养,摒弃不良行为,以平和、谦逊的态度对待他人和社会,共同营造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