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夜读诗经之二零七《小明》(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 介:jiè(给予)

? 景:jǐng(大)

注释(节选重点)

1. 明明上天,照临下土:

光明的上天,照耀着人间大地。

2. 我征徂西,至于艽野:

我奉命西征,来到荒远的边地。

3. 畏此罪罟(gǔ):

害怕触犯法网(指遭刑罚)。

4. 岁聿云莫:

一年将尽(“聿”为语助词,“莫”通“暮”)。

5. 靖共尔位:

恭敬地坚守你的职位(“共”通“恭”)。

6. 式谷以女(rǔ):

神灵会赐福给你(“女”通“汝”)。

译文(节选)

光明的上天俯瞰大地,我西征来到荒远边地。

二月初吉奉命出发,至今历经寒来暑往。

心中忧愁如毒药般苦涩,思念同僚泪落如雨。

并非不想回家乡,只怕触犯法网招祸殃!

当初我离去时,岁月正更替。

何时能归?一年将尽仍无期。

可怜我孤单一人,事务繁杂无尽头。

心忧劳苦无暇息,思念同僚倍牵挂!

并非不想回家乡,只怕上司怒斥难承当!

神啊请明察,坚守职位敬且忠,

亲近正直守德行,定赐福禄与你同!

主旨

全诗以征夫口吻诉说久役思归之苦,既表达对家乡的眷恋,又因畏惧权贵而不敢言归,侧面反映西周晚期政治昏暗、徭役繁重的社会现实。末章转为劝诫君子坚守正直,暗含对清明政治的期待。

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离人漂泊的身影被岁月所铭记,而《小明》这首诗,宛如一座镌刻着征人思归之情的丰碑,静静矗立,向我们诉说着那一段段饱含着忧愁、无奈与渴望的故事。

诗的开篇,诗人以一种宏大而开阔的视角,仰望那浩瀚苍穹:“明明上天,照临下土。”明亮的上天,光辉洒遍大地,这本应是充满希望与生机的画面,然而在诗人眼中,这普照的天光,却象征着自己漫长而艰辛的旅途。紧接着,诗人缓缓道出自己的漂泊轨迹:“我征徂西,至于艽野。二月初吉,载离寒暑。”从二月这个美好的时节出发,向着西方远行,一路风尘仆仆,最终抵达那荒远的艽野之地。寒来暑往,四季更迭,诗人在这漫长的征途中,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那远离家乡的孤独与疲惫,都被这简单的几句诗,刻画得淋漓尽致。这一起兴与背景的描绘,如同一幅宏大的画卷,将诗人置身于广阔而陌生的天地之间,凸显出他的渺小与无助,也为全诗奠定了深沉而凝重的情感基调。

随着思绪的蔓延,诗人内心深处的忧愁如潮水般涌来:“心之忧矣,其毒大苦。”这种忧愁,犹如毒药般侵蚀着他的心灵,让他痛苦不堪。在这无尽的痛苦中,家乡的亲人成为了他心中最深的牵挂:“念彼共人,涕零如雨。”他思念着那些与自己共度时光的亲人,泪水不由自主地如雨般落下。然而,即便归心似箭,诗人却只能无奈地叹息:“岂不怀归?畏此罪罟!”他不是不想回家,只是害怕触犯那严苛的法令,一旦擅自归家,等待他的可能是更加严厉的惩罚。这种对归家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恐惧,形成了强烈的冲突,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为之动容。

在回忆与现实的交织中,诗人的情感愈发深沉:“昔我往矣,日月方除。曷云其还?岁聿云莫。”当初离开家乡时,正值岁末年初,新的一年刚刚开始,充满了希望与憧憬。然而如今,岁月匆匆流逝,一年即将过去,可自己归家的日子却遥遥无期。“念我独兮,我事孔庶。”在这漫长的征途中,诗人独自面对一切,事务繁多,忙碌得不可开交。他不仅要承受身体上的劳累,还要忍受心灵上的孤独与寂寞,这种孤独与忙碌,让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愈发浓烈,也让他对现实的无奈之感愈发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