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夜读诗经之二百《巷伯》(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7. 捷捷幡幡:巧言善辩、反复无常的样子。
8. 骄人:指进谗的小人。
9. 劳人:指被谗言陷害的人。
10. 畀(bì):给予,此处指扔给。
11. 有北:北方寒冷荒芜之地。
12. 有昊:即昊天,指上天。
13. 杨园:种植杨树的园地,比喻贤者所居之地。
14. 猗(yǐ):通“倚”,依附,此处指延伸。
15. 寺人:古代宫中的宦官。
生僻字注音
? 谮:zèn(造谣中伤)
? 哆:chǐ(张大嘴巴,不读duō)
? 畀:bì(给予)
? 猗:yǐ(通“倚”,不读yī)
《诗经·小雅·巷伯》宛如一声来自历史深处的愤怒呐喊,饱含着寺人孟子因遭谗言陷害而积压于胸的满腔怨愤。这首政治抒愤诗,以其独特的结构和强烈的情感,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所面临的黑暗现实,读来令人痛心疾首,义愤填膺。让我们逐联深入解读,探寻其中的深意与力量。
第一联:贝锦之喻,痛斥谗佞
“萋兮斐兮,成是贝锦。” 诗的开篇,呈现出一幅色彩斑斓、纹理精美的织锦画面。那细腻交织的丝线,构成了如贝壳般绚丽的花纹,美轮美奂。然而,这看似美好的景象,却成为诗人批判谗言者的有力喻体。
“彼谮人者,亦已大甚!” 诗人笔锋陡然一转,愤怒地指向那些进谗言的小人。他们就如同技艺娴熟的织工,用花言巧语和恶意编造,精心编织出谎言的 “贝锦”,以达到诋毁他人的目的。诗人痛斥道,这些谗言者的行径实在是太过分了!他们的所作所为,如同毒瘤般侵蚀着社会的公正与善良。
此联运用比兴手法,以织锦的精美反衬谗言的丑恶,形象地揭示了谗言者的险恶用心。诗人对谗言者的指责直截了当,毫无保留,为全诗奠定了悲愤的基调,让读者深切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愤怒与无奈 。
第二联:南箕之形,揭露丑态
“哆兮侈兮,成是南箕。” 诗人的目光从精美的织锦转向浩瀚星空,将谗言者的嘴比作张开大口的南箕星。南箕星在夜空中闪耀,其形状恰似一张夸张张开的大嘴,仿佛在贪婪地吞噬着真相。
“彼谮人者,谁适与谋。” 诗人再次对谗言者发出质问,这些专门搬弄是非、诋毁他人的家伙,究竟是和谁在一起谋划这些阴谋诡计呢?他们的行为如此恶劣,让人不禁怀疑背后是否有更大的势力在操纵。
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比喻,将谗言者的嘴脸刻画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能看到他们那副巧舌如簧、搬弄是非的丑恶模样。诗人的质问,不仅揭示了谗言者的丑恶行径,更引发了人们对其背后势力的深思 。
第三联:言行刻画,劝诫虚伪